陪蒲涧诸公游石湖

横塘西下水如油,拂岸垂杨翠欲流。

落日谁歌桃叶渡,凉风徐渡藕花洲。

萧然白雨醒烦暑,无赖青山破晚愁。

满目烟波情不极,游人还上木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湖的美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联“横塘西下水如油,拂岸垂杨翠欲流”以生动的比喻,将水面比作油,形象地展现了水的光泽与流动感;同时,垂杨的翠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要融入流动的水面之中,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颔联“落日谁歌桃叶渡,凉风徐渡藕花洲”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赋予画面以动态和声音。落日余晖下,仿佛有人在桃叶渡边轻声歌唱,而凉风带着荷香缓缓吹过藕花洲,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浪漫的气息。

颈联“萧然白雨醒烦暑,无赖青山破晚愁”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与宁静,白雨过后,暑气被洗净,青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生动,似乎能化解心中的愁绪。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雨前的炎热与雨后的清凉、愁绪与青山的慰藉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静。

尾联“满目烟波情不极,游人还上木兰舟”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限留恋之情。满目的烟波让人心旷神怡,难以自已,于是诗人决定再次乘上木兰舟,继续在这片美丽的湖面上游历,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湖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七月六日喜雨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

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

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饷白岩先生适吴宗伯宁庵寄阳羡茶亦至白岩烹以饮客命余赋诗

谏议印封阳羡茗,卫公驿送惠山泉。

百年佳话人兼胜,一笑风檐手自煎。

閒兴未誇禅榻畔,月明还到酒樽前。

品尝只合王公贵,惭愧清风被玉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失解东归口占

七试无成只自怜,东归还逐下江船。

向来罪业无人识,虚占时名二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初归检理停云馆有感

京尘两月暗征衫,此日停云一解颜。

道路何如故乡好,琴书能待主人还。

已过壮岁悲华发,敢负明时问碧山。

百事不营惟美睡,黄花时节雨班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