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

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

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

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

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

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

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

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

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

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礼场景,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之心。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节应清和”、“至诚闻上帝”等,都体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肃穆。通过对祭品、祭器的描写,如“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诗人展现了古代人民对于祭礼细节的讲究和认真。

在结构上,诗歌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前半部分主要描写祭祀活动的准备与进行,而后半部分则是对祭祀后的祝愿和庆贺,体现了古人对于国家安稳、天子万年的美好愿望。

语言上,诗采用了许多典雅的词汇,如“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这些都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诗人不仅营造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氛围,也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传统色彩、气派宏大的祭礼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古代人民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

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

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

窗纱迎拥砌,簪玉妒成茵。

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

岚光垂处合,眉黛看时嚬。

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华山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

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

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

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

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

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澹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

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

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

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回銮

妖星沈雨露,和气满京关。

上将忠勋立,明君法驾还。

顺风调雅乐,夹道序群班。

香泛传宣里,尘清指顾间。

楼台新紫气,云物旧黄山。

晓渭行朝肃,秋郊旷望闲。

庙灵安国步,日角动天颜。

浩浩升平曲,流歌彻百蛮。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松因溪得名,溪吹荅松声。

缭绕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寒烟斋后散,春雨夜中平。

染岸苍苔古,翘沙白鸟明。

澄分僧影瘦,光彻客心清。

带梵侵云响,和钟击石鸣。

澹烹新茗爽,暖泛落花轻。

此景吟难尽,凭君画入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