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白水归大雪

冰枝压路不可行,健夫快斧声丁丁。

南山未得过车道,北山复作发屋声。

低枝丛薄亦可喜,但觉身过琉璃城。

山高路滑凛欲跌,拄杖赖有青童君。

平安度岭笑相贺,榾柮快煖胭脂春。

夜投野店且熟睡,明日阴晴明日事。

形式: 古风

翻译

冰冻的树枝压满路面无法通行,强壮的男子挥舞着快斧发出叮叮声。
南山的道路还未开通,只能听到北山那边砍伐树木的声音。
低矮的树枝丛生也令人欣喜,只觉得走过的地方像琉璃般晶莹。
山路崎岖湿滑,几乎要跌倒,幸亏有青年人的拐杖支撑。
平安翻越山岭后互相祝贺,烧火取暖,犹如春天的胭脂红火。
夜晚投宿野外小店,好好休息,明天的天气变化就看明天了。

注释

冰枝:结冰的树枝。
压路:覆盖路面。
健夫:强壮的男人。
丁丁:斧头敲击声。
车道:道路。
发屋声:砍伐树木声。
低枝:低矮的树枝。
丛薄:丛生的灌木。
琉璃城:形容路面如琉璃般晶莹剔透。
凛欲跌:寒冷刺骨,几乎跌倒。
青童君:年轻的同伴。
榾柮:烧火用的木柴。
快煖:快速取暖。
胭脂春:形容火焰颜色鲜艳如春天的胭脂。
野店:乡村小店。
明日阴晴:明天的天气。
明日事:未来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出行的艰辛与乐趣。首句“冰枝压路不可行”展现了雪后道路结冰,行走艰难的情景。接着,“健夫快斧声丁丁”描述了强壮的男子挥舞斧头,清除积雪的场景,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

“南山未得过车道,北山复作发屋声”通过对比,写出了山势险峻,道路曲折,时而需要开道,时而需要修屋以应对恶劣环境。诗人对低矮丛生的树枝感到欣喜,因为它们在冰雪中增添了一丝生机,感觉自己仿佛穿行于琉璃般晶莹的世界。

“山高路滑凛欲跌,拄杖赖有青童君”进一步强调了山路难行,诗人依赖手杖的帮助,青童君可能是同行的年轻人,他们的存在带来了一份依靠和安慰。平安度过山岭后,诗人与同伴欢庆,围着篝火取暖,享受着春天般的温暖。

最后两句“夜投野店且熟睡,明日阴晴明日事”,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决定放下忧虑,安心休息,期待明天的新变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冬季旅行的艰辛与乐趣,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别朝祐

又与我友别,独与我子俱。

念彼归舟疾,眠食今何如。

愁怀不可遣,赖有床头书。

曲江江上人,摇舟来卖鱼。

亦有妻与子,一饱便有馀。

我生不如子,多忧化其须。

形式: 古风

听请道人念佛

平生不喜佛,喜听念佛声。

大都止六字,三诵有馀音。

唱偈类哀切,和声等低平。

蝉联未肯已,绵弱殆不胜。

馁息仅相属,柔吭时一鸣。

听兹颓阘韵,生我寂灭情。

坐令喧竞中,便欲无所争。

乃知象教意,妙觉在声闻。

俗人不解此,梵教杂歌行。

敲铿鼓笛奏,真与郑卫并。

能令妇女悦,未必佛者听。

形式: 古风

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于野人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

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箸清奇原史籀。

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

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

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

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先生自是五山一,视真庐阜犹培塿。

如何得此亦惊喜,便欲赋诗为不朽。

醉僧痴望作怪供,持此或可博升斗。

壶中九华竟不得,坡老叹息不离口。

仇池不借王驸马,诗卷纷纷愁逆取。

达人著想亦未免,何异儿童贪饼糗。

蛾眉山高隔云雾,此物今知属谁某。

世间奇宝虽可玩,鬼夺客偷谁使守。

先生一笑付偶然,吾欲藏之无何有。

形式: 古风

村行所见

良苗未成实,绿色相交加。

南风嘘拂之,奔走如惊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