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其三十六)

玄风冠西土,内范轶东矜。

大川开宝匣,福地下金绳。

绣松高可映,画栱氎相承。

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阳楼疑难燧,阴轩类凿冰。

迥题飞星没,长楣宿露凝。

旌门曙光转,辇道夕云蒸。

祇桓多灵物,竹园满休徵。

虚薄笔难纪,微驱窃自凌。

优游从可恃,恩荫永难胜。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宏伟壮丽的建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与庄严。诗人以“玄风”、“内范”起笔,暗示了建筑所处环境的神秘与尊贵,随后通过“大川”、“宝匣”、“福地”等词汇,进一步渲染了建筑的神圣与珍贵。

接着,诗人运用“绣松”、“画栱”、“氎相承”等形象生动的描述,勾勒出建筑的精美与细致。通过“日驭”、“云师”的比喻,展现了建筑在自然中的和谐与融合。而“阳楼”、“阴轩”的对比,则突出了建筑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迥题飞星没,长楣宿露凝”两句,以星空与露珠为喻,表现了建筑的高远与静谧。接下来,“旌门曙光转,辇道夕云蒸”则描绘了建筑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景象,既有晨光初照的辉煌,也有夕阳余晖的温暖。

最后,“祇桓多灵物,竹园满休徵”表达了对建筑内藏之宝和周围环境的赞美,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虚薄笔难纪,微驱窃自凌”则流露出诗人对建筑难以言表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虽微小却能感受到其伟大之处的自豪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建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宏伟壮观的外在美,更传达了其内在的精神与文化价值,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颂歌。

收录诗词(62)

道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七)

金躯遗散骨,宝塔遍天龙。

创开于十塔,终成八万兴。

珠盖灵光变,刹柱吐芙蓉。

屡开朝雾露,数示晓灵徵。

红霓相映发,风摇响和钟。

仙鸾往往见,神僧数数从。

独超群圣上,合识普生恭。

砧碓击不碎,方知圣叵穷。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八)

法会设佳供,斋日感神灵。

普召无别请,客主发休祯。

凡圣俱晨往,灾难普安宁。

良由慈善力,翻恶就福城。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九)

六情无福志,四摄启幽心。

俭约避人物,偃息慕山林。曲?停驺响,交枝落慢阴。

池台聚冻雪,檐牖参归禽。

石来无新故,峰形讵古今。

大车何杳杳,奔马送骎骎。

何以修六念,虔诚枉一音。

未泛慈舟宝,徒劳抒海深。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颂六十二首(其四十)

业风恒泛滥,苦海涛波声。

漂我常游浪,远离涅盘城。

忽遇慈舟至,运我出爱瀛。

是知高慕友,惩过改凡情。

罪垢蒙除结,神珠启暗冥。

释门光丽景,俗务苦重萦。

冀除五昏盖,方悟六尘轻。

自非乘宝辂,何以息焰宁。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