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温舟中作

密云卷雨归空山,暮林接翅昏鸦还。

须臾水面明月出,沧江万顷琉璃寒。

波平汗漫天无风,水光月色相为容。

临流爱此无尽碧,乘月直下沧浪中。

江心石出高崔嵬,水作镜面无停埃。

琉璃万顷忽破碎,知是一苇横江来。

中流与月更媚妩,湛湛无声翠光舞。

飘然长啸顺流下,棹夫请留恐仙去。

姑令结缆寒沙边,月方正中光入船。

洗杯索酒属明月,今夕之乐宁非天。

形式: 古风

翻译

乌云密布,雨点归向空寂的山峦,傍晚的树林里,归巢的乌鸦翅膀相连,天色昏暗。
片刻间,水面明亮的月亮升起,广阔的沧江如同万顷琉璃般寒冷而清澈。
水面平静,天空无风,水光与月色交融,映照出无尽的碧绿。
我喜爱这眼前无垠的碧波,乘着月光直下沧浪江中。
江中心的巨石高高耸立,水面如镜,没有一丝尘埃。
忽然,万顷琉璃般的江面碎裂,原来是孤舟横渡江面而来。
在江流中央,月色更加迷人,静静的翠光在无声中起舞。
我悠然长啸,顺流而下,船夫挽留,怕我如仙人般离去。
暂且让船停靠在寒冷的沙滩边,此时月正当空,光芒洒满船舱。
我洗净杯子,索要美酒,敬给明月,今日的欢乐难道不是天赐吗?

注释

密云:乌云密布。
空山:空寂的山峦。
暮林:傍晚的树林。
昏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须臾:片刻。
沧江:深青色的江水。
波平:水面平静。
汗漫:广阔无垠。
湛湛:形容水深或清亮。
翠光:绿色的光芒。
飘然:轻盈自在的样子。
棹夫:划船的人。
姑令:暂且。
结缆:系船停靠。
属:敬献。
宁非:难道不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公溯在舟中所见的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密云卷雨归空山”展现了雨后山景的清新,暗含着宁静与空灵。接着,“暮林接翅昏鸦还”描绘了傍晚时分乌鸦归巢的场景,增添了几分孤寂和落寞。

“须臾水面明月出,沧江万顷琉璃寒”描绘了月亮升起,江面如琉璃般清冷的美景,给人以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接下来,“波平汗漫天无风”写出了水面平静如镜,无风的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恬淡。

“水光月色相为容”进一步强调了月光与水光的和谐交融,而“乘月直下沧浪中”则表达了诗人乘舟畅游的豪情。随着江流深入,“江心石出高崔嵬”,暗示了江底的奇特景象,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琉璃万顷忽破碎,知是一苇横江来”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舟行江上的动态感,仿佛一叶扁舟打破宁静,带来新的生机。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月光下江面的美丽与灵动,“中流与月更媚妩”,并表达出随波逐流的自由心境。

最后,“飘然长啸顺流下,棹夫请留恐仙去”描绘了诗人放声长啸,意欲融入自然的忘我状态,连船夫都担心他会化身为仙而去。诗人决定在寒沙边系舟,欣赏月光洒满船舱的景象,此时“姑令结缆寒沙边,月方正中光入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超脱尘世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禅意。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乐温道中

路经新峰驿,薄暮聊解装。

颓垣生秋草,庭庑亦已荒。

北风吹空林,崒崒叶陨廊。

夜寒不能寐,起坐心彷徨。

出看天欲明,疏星淡无光。

征夫稍速驾,起拂车上霜。

墟中始辨道,迢递征途长。

树色共空阔,晨光尚苍茫。

鸡鸣始知村,渐觉暾朝阳。

青烟出林际,滞穗或在场。

感兹田舍乐,慨然怀故乡。

黄金百镒尽,失路徒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冬暮

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

四山失其蔽,惨淡无奇姿。

是时岁云暮,节物良可悲。

边马嘶北风,塞垣草亦衰。

传闻西南戍,未敢休王师。

不辞征行苦,颇念馈饷迟。

遥怜持戟士,半是五陵儿。

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

日暮裘褐单,谁当寄征衣。

形式: 古风

冯万州当可以洞庭春色遗王子载盖用安定郡王遗法也子载招予饮为赋之

秋风洞庭波,霜落洲渚出。

黄芦半倾倒,江树无复色。

独馀千木奴,后皇所嘉植。

芳辛有馀味,不减玉斝沥。

可令披黄苞,以甘授欢伯。

酿成无边春,吞此云梦泽。

犹持陶家轮,断取李衡宅。

纳之瓮盎中,未觉宇宙窄。

方当玉腴熟,溜溜糟床滴。

尚带含霜容,未饮香满室。

味夺桑落醇,色轻蒲萄碧。

夷考无前闻,畴能妙仪狄。

流传自王家,遗法后世得。

不宜博凉州,时可饷宾客。

辍餐茗战罢,持用解水厄。

形式: 古风

四月十三日池上饮

圆荷受白露,可爱池上凉。

相将携筇来,羽衣飒飘扬。

停觞待明月,少焉出西方。

澄波照河汉,俯仰清茫茫。

悠然望高天,邀月入我觞。

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

微风吹芙蕖,杂以草木香。

岂复知有暑,踏冰挟飞霜。

乐哉且勿归,况乃夜未央。

自疑非人间,今夕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