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其一)

吴起为鲁将,杀妻殊不仁。

乐羊伐中山,食子太无情。

功名苟为重,骨肉无乃轻。

以此谋富贵,何如甘贱贫。

沛丰三尺剑,抵掌收楚秦。

未央玉卮寿,以功骄父兄。

惜哉一杯酒,终愧一杯羹。

形式: 古风

翻译

吴起作为鲁国将领,杀死妻子的行为极其残忍。
乐羊攻打中山国时,竟然吃掉自己的儿子,这太过无情无义。
如果功名如此重要,那么亲情岂不是被看得微不足道。
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这样做还不如甘于贫穷。
沛丰手中三尺剑,轻易征服了楚秦两国。
在未央宫中,他举杯祝寿,凭借功绩傲视父兄。
可惜的是,他的荣耀最终只换来一杯酒的遗憾,比起共享一碗羹,显得多么惭愧。

注释

吴起:鲁国将领。
杀妻:残忍行为。
乐羊:攻打中山国。
食子:吃掉儿子。
骨肉:亲人。
轻:忽视。
谋富贵:追求荣华。
甘贱贫:甘于贫穷。
沛丰三尺剑:象征权力。
抵掌收楚秦:轻易征服。
未央玉卮:宫殿中的酒杯。
骄父兄:傲视亲人。
一杯酒:遗憾象征。
一杯羹:共享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于石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名为《感兴(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思考的作品。

开篇“吴起为鲁将,杀妻殊不仁。乐羊伐中山,食子太无情。”两句引用历史上的两个残忍事件,批评那些为了功名和利益而牺牲亲情的人,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深刻谴责。

接着“功名苟为重,骨肉无乃轻。以此谋富贵,何如甘贱贫。”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与血缘关系的思考,认为亲情远比功名重要,不应为了追求富贵而轻视骨肉之情。

“沛丰三尺剑,抵掌收楚秦。未央玉卮寿,以功骄父兄。”这里诗人提到自己的武器和成就,用以自豪地向家人展示其武功和军事上的成就。

最后,“惜哉一杯酒,终愧一杯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某些行为的悔恨和内疚,即便是一时之欢或是偶尔饮酒,也感到终身的羞耻和懊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与个人经历,反思功名、亲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及其深刻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路傍女

路傍谁家女,踌躇不能去。

自言妾小时,家本樵川住。

十五嫁良人,长年秉机杼。

辛勤奉舅姑,足不越庭户。

去年秋枣红,边人健如虎。

移家入深林,自谓百无虑。

空山鸣剑戟,失色骇相顾。

星散各偷生,不幸适相遇。

妾身如风花,飘零委尘土。

妾命如蜉蝣,焉能保朝暮。

一死恨不蚤,空为年少误。

去去忽相失,零落在中路。

妾有乳下儿,咿哑方学语。

四海尚干戈,安知尔生死。

回首望天涯,家山在何处。

妾命负所天,顾影惟自怜。

自怜轻失节,天下何独妾。

形式: 古风

鹊鸦行

世以鹊为吉,人多喜其鸣。

世以鸦为凶,鸣多人辄嗔。

吉凶一以定,嗔喜此焉分。

相彼新罗鹞,于何分爱憎。

群鸦竞喧集,有耳若不闻。

一鹊不相容,搏击以为能。

不知鹊可喜,甘与鸦为群。

妒善复党恶,鸷悍徒不仁。

石显怙权宠,望之不容身。

林甫擅柄用,何有乎九龄。

宁为望之辱,不作石显荣。

宁为九龄死,不作林甫生。

邪正苟倒置,是非竟难陈。

人事无不然,何独此微禽。

形式: 古风

端午次韵和徐改之(其一)

榴花灼烁露初乾,乍试香罗怯晓寒。

自古独醒多见忌,与君一醉笑相看。

无邪安用艾悬户,徇俗聊将黍饤盘。

千载沉湘呼不起,至今遗恨楚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斜阳挂庭树,有蝉鸣树颠。

无端聒人耳,惊我闲窗眠。

吾观动物中,至清莫如蝉。

翩然蜕污浊,饱餐风露寒。

此外一无求,何苦浪喧喧。

口给祇屡憎,不如且忘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