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樊铸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道理的理解和生活态度的表达。诗中的“开物务便成”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哲学思想,“通幽自有程”则暗示了对于事物深层次本质的探索与理解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退藏缘遇暗,入用为逢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和不被理解时的隐忍态度以及等待时机的智慧。这里的“暗”和“明”可以解读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织,暗中有光,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光明。
“契理关潜受,知机力不争”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道理的把握和对于时机的敏感,不是靠力量去抗争,而是在于理解和等待合适的时刻。
最后,“赖因相启发,遂得振金声”表达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内心的觉悟和外界的契机,诗人最终能够发出像金子般清脆响亮的声音,这里的“金声”象征着真理与智慧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道理、时机等元素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在修养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