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久雨不停,终日刮大风,老天爷也应该放睛。
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青天碧海本来就是澄清明净的。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咸池优美的乐声。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我也不遗憾,因为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注释

参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说明时值夜深。
参,斗,两星宿名,皆属二十八星宿。
横,转,指星座位置的移动。
苦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大风。
“天容”句:青天碧海本来就是澄清明净的。
比喻自己本来清白,政乱污陷如蔽月的浮云,终会消散。
鲁叟:指孔子。
乘桴:乘船。
桴,小筏子。
奏乐声:这里形容涛声。
也隐指老庄玄理。
轩辕,即黄帝。
南荒:僻远荒凉的南方。
恨:遗憾。
兹游:这次海南游历,实指贬谪海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风雨过后的清晨景象,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解放。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这两句通过对星空的观察来暗示时间已经接近夜半,同时描述了从暴风骤雨到天气逐渐转晴的过程,给人以动荡不安后得到平静的感觉。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这两句则描写了雨过天晴后的景象,云雾散去,月亮如洗,没有任何东西能玷污这份宁静和纯净。天空和大海都呈现出它们原本的清澈。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心中充满了对古代圣贤如轩辕黄帝的向往,他们的智慧和教诲如同美妙的音乐回响在诗人的心中。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豁达心态,即使历经九次生死也无怨言,因为这一次的旅程是如此的非凡和珍贵,以至于超越了他一生的其他所有经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以及对生命中重要时刻的珍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忽行榕林中,跨空飞栱枅。

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童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

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雨夜宿净行院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淼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

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雕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形式: 古风

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横床而已。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云

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

超遥戴安道,雪夕谁与度。

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

应调折弦琴,自和撚须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