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赋得长笛吐清气》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周弘让所作,通过描绘长笛吹奏时的声音与情感,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苦。
首句“商声传后出,龙吟郁前吐”,以“商声”和“龙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长笛吹奏时的音色,既有悠扬的旋律,又有深沉的回响,仿佛是心灵深处情感的释放。接着,“情断山阳舍,气咽平阳坞”,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山阳舍和平阳坞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之地,然而笛声却在这些地方引发了情感的断绝和呼吸的哽咽,暗示了离别与思念的痛苦。
“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将个人的情感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通过胡骑北归的场景,反衬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胡骑”不仅指代外族的军队,也象征着远离家乡的漂泊生活,而“偏知别乡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孤独和痛苦。
最后,“羁旅情易伤,零泪如交雨”,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羁旅生涯中的情感容易受到伤害,诗人的眼泪如同连绵不断的雨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