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阔

野阔苍梧云向西,漓江东下楚天低。

清秋牧马羚羊峡,落日跕鸢鸲鹆溪。

炎峤从来尊赤帝,寒烟几处哭黔黎。

可怜旧种桃花客,重问武陵津已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苍凉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历史感慨交织的画面。首联“野阔苍梧云向西,漓江东下楚天低”以开阔的视野和动态的云彩起笔,展现出广阔无垠的天地间,云彩自苍梧山向西飘散,漓江水向东流去,与楚地的天空相连,形成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

颔联“清秋牧马羚羊峡,落日跕鸢鸲鹆溪”则将视角转向具体的自然景观与动物,清秋时节,羚羊在峡谷中悠闲地吃草,夕阳西下时,老鹰与鸲鹆(即八哥)在溪边栖息,动静结合,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颈联“炎峤从来尊赤帝,寒烟几处哭黔黎”转而抒发历史与人文的感慨。炎峤之地,自古以来对赤帝(即炎帝)有着崇高的敬仰,然而,在这片土地上,却也饱含了百姓的辛酸与苦难,几处寒烟之中,蕴含着无数人的泪水与哀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与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尾联“可怜旧种桃花客,重问武陵津已迷”以桃花源的典故,寄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寻。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避世仙境,象征着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理想生活。然而,当诗人试图再次寻找那片桃林时,却发现道路已迷失,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深深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沉的历史人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亥秋日有寄(其一)

秋鸿翼阵起滇池,上相初隆剑履时。

身奉至尊为手足,心惟不二有熊罴。

长江北振灵鼍鼓,驰道西扬翠凤旗。

会见收京求鼎实,峤梅辛苦一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己亥秋日有寄(其二)

秋入疏槐想汉宫,遥遥天上集鹓鸿。

青山色在离愁远,玉漏声微曙梦通。

七圣何曾迷大块,五丁元自出蚕丛。

功高微管先江左,还遣车书万国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半醺

细雨颓檐酒半醺,商声一弄岭猿闻。

南车指去空沧海,西母谣成间白云。

合浦风生杉叶起,番禺秋老桂枝芬。

何当云鬓看诸少,铜虎金鱼倚翠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村居寄友人

燕去雕梁竟不还,臣居疑在屋舟间。

溪边列沼夜涵月,竹里开门朝见山。

每踏云根期白足,偶书霜叶戏红颜。

淹留若此向君说,迟暮桂枝空自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