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周叙所作,名为《南京翰林三年秩满偶书所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回顾与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期待。
首句“凉风残雨乍晴天”,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如同天气变化一般,经历了风雨之后,终于迎来了短暂的晴朗。接着,“牒却铜章赴日边”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告别了官场的束缚,向着自由的生活迈进。
“儒宦五朝凡五德,沾恩三十又三年”两句,展现了诗人作为文官,在五个朝代为官三十三年的经历。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也深得君王的恩宠。然而,面对岁月的流逝,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欺人白发千茎改,报国丹衷不日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自己曾经可能有过不够诚实的行为,但内心对国家的忠诚始终坚定不移。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是许多官员在权力与道德之间徘徊时的普遍感受。
最后,“便拟乞身营别墅,冶城山畔白门前”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他打算辞官归隐,寻找一处宁静之地,过上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选择在冶城山畔、白门之前建造别墅,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寓意着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告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归隐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