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补之

平居相值晚,况复道涂留。

今我思挥麈,逢君为舣舟。

人情方慕贵,吾道合归休。

吏责真难塞,聊为泮水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平时相遇已算晚,更何况在旅途停留。
如今我想挥动麈尾(古代读书人用的拂尘),遇到你便停下船来交谈。
世态人情崇尚尊贵,而我的人生道路应当回归宁静。
官场的责任实在难以尽责,姑且到泮水边游玩放松一下。

注释

平居:平时。
相值:相遇。
道涂:旅途。
留:停留。
挥麈:挥动麈尾,指读书或交谈。
舣舟:停船靠岸。
人情:世态人情。
贵:尊贵。
吾道:我的人生道路。
归休:回归宁静。
吏责:官场责任。
塞:尽责。
聊为:姑且。
泮水游:泮水边游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中“平居相值晚,况复道涂留”两句,描绘了一种悠久的友情,以及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长时间不能相见的情形。“今我思挥麈,逢君为舣舟”表达了诗人目前的心境和对朋友的依赖之情。这里的“挥麈”比喻诗人的忧虑或是疾病,而“逢君为舣舟”则形象地表明友情在艰难时刻成为支持自己的力量。

接着,“人情方慕贵,吾道合归休”两句,揭示了一个普遍的人性观点,即人们往往追求高贵的地位,而诗人却选择遵循内心的道德,决定退隐。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超脱态度,也映射出他对于世俗名利的淡然。

最后,“吏责真难塞,聊为泮水游”则是说,由于官府的责难难以避免,诗人只能暂且去做一些如同泮水游览之类的事情来缓解心中的烦恼。这里“泮水”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处风景名胜,通过此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友情、个人选择与现实矛盾等主题,展示了一位知识分子在面对社会压力时所做出的个人的抉择和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平甫

少时为学岂身谋,欲老低徊各自羞。

乘马从徒真扰扰,求田问舍转悠悠。

弦歌旧国平生乐,鞍马新年几日留。

坐想摇鞭杨柳路,春风先我入皇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石鼓寺陈伯庸

鲸海无风白日闲,天门当面险难攀。

尘埃掉臂离长陌,琴酒和云入旧山。

仁义未饶轩冕贵,功名莫信鬼神悭。

郭东一点英雄气,时伴君心夜斗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孙正之

南游忽忽与谁言,共笑谋生识最昏。

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

友中惟子长招隐,世上何人可避喧。

千里秋风相望处,皖公溪上正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朱昌叔

清江漫漫绕城流,尚忆城边系小舟。

射虎未能随李广,割鸡空欲戏言游。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

此日君书苦难得,谩多鸿雁起南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