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右史之京(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友人身份和才华的感慨。
首句“曾游上国和阳春”,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在繁华京城共度的美好时光,如同温暖的春天一般美好。次句“华发重来一曲新”,描述了友人再次归来时,虽然岁月已逝,白发添增,但依然能带来新的惊喜或变化,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不变。
接着,“身自楚臣谁不识”,以楚臣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才华与身份仍被众人所熟知,暗含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最后,“兰台宾客更无人”,则感叹在兰台(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友人的职位)任职的宾客中,似乎再无如友人这般才华横溢的人物,流露出对友人才华的敬佩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当前社会人才稀缺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