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赠相送诸公

晓随幽径踏行云,拄颊南山眼界新。

马上客尘良自笑,山中梅意欲惊春。

清愁有底能随酒,世道何方可问津。

赖有诸公同一笑,得舒软语话情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清晨沿着幽静的小路漫步,仰望南山景色焕然一新。
骑马远行的人不禁自嘲,山中的梅花似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淡淡的忧愁怎能全被酒消解,世间道路又该向何处探寻。
幸好有朋友们一同欢笑,得以舒缓心情,亲密交谈。

注释

晓:清晨。
幽径:僻静小路。
南山:南山,泛指远处的山。
眼界:视野。
客尘:旅途中的风尘。
良自笑:自我嘲笑。
梅意:梅花开放的意向。
惊春:唤醒春天。
清愁:淡淡的忧愁。
能随酒:能被酒消除。
何方:何处。
问津:询问方向,比喻探索。
赖有:幸亏有。
诸公:各位朋友。
同一笑:一同欢笑。
软语:亲切的话语。
情亲:情感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漫步山间小径,感受清新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以南山为背景,眼前景色焕然一新。在马上远行的自己不禁自嘲旅途风尘仆仆,而山中的梅花似乎也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令人惊喜。

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愁,诗人疑惑这愁绪能否借酒消解,同时也对世间纷扰和人生方向感到迷茫。然而,在与朋友们相聚的时刻,他们的笑声让诗人感到一丝慰藉,得以舒缓心情,畅谈友情,倍感亲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游历体验和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有对人世沉浮的思考,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淡泊与温情并存的风格。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晚春书事

东风苒苒又将归,甚叵飞花不恋枝。

半夜雨惊残梦破,一春愁是落花时。

暖梢袅袅青归柳,轻浪痕痕绿满池。

惟有小栏藏秀色,数枝芍药殿春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落

殖虽无远近,开独占三冬。

怨入胡笳切,香凝素脸秾。

有子调金鼎,遗根益县封。

佳人初睡起,留取照芳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淮上幕府

上将宣威重,长淮朔吹来。

兵戎已超距,鼓角有馀哀。

日薄云多暝,天寒火易灰。

诗成且排闷,兴在倒金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深夜谣二首(其二)

花落春犹在,人存事已非。

草侵迎仗路,尘满旧熏衣。

独立空怜影,当歌但敛眉。

羞见长门月,曾同步辇归。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