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

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飖身似在寥天。

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在上阳宫清晨的钟声之后,我在天津桥头看到残月还在天边。
空旷的景象让人怀疑这不是人间,我仿佛飘荡在遥远的天空。
星星和银河在晨光中隐约可见,楼阁在绿树环绕中若隐若现,像是被烟雾缭绕。
在这里相遇,我们共饮一杯,才知人间竟有如神仙般的地方。

注释

上阳宫:唐代皇帝的宫殿之一,位于洛阳。
晓钟:清晨的钟声。
天津桥:古代洛阳的一座桥梁。
残月:农历月末或月初的弯月。
空阔境:广阔的景象。
下界:人间,相对于天上的说法。
飘飖:飘荡,形容轻盈或不定的状态。
寥天:空旷的天空。
星河:星空,银河系的俗称。
葱茏:形容草木茂盛,这里指楼阁周围的绿色植物。
半出烟:形容楼阁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样子。
此处相逢:在这里相遇。
倾一盏:倒满一杯酒,表示敬酒或共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既神秘又美丽的画面,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上阳宫和天津桥这一特定的时空。开篇“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两句,设定了一个清晨的场景,其中“晓钟”和“残月”交织出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画面。

接着,“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飖身似在寥天”两句,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一种超脱和玄妙之情。这里的“空阔境”给人一种空间上的广阔与深邃,而“飘飖身似在寥天”则是对这种境界的进一步描绘,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那如同仙人的飘渺和超脱。

接下来的“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两句,更增添了一种梦幻与神秘。这里的“星河”、“初生日”和“楼阁葱茏半出烟”,共同构建了一个既有天体之美,又有人间仙境之意象的奇妙场景。

最后,“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这样一个超凡脱俗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的偶遇和共饮,成为了他们感受到尘世之外那份超然境界的一次美好经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晓别

晓鼓声已半,离筵坐难久。

请君断肠歌,送我和泪酒。

月落欲明前,马嘶初别后。

浩浩暗尘中,何由见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栽杉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

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

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

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

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

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

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栽松二首(其一)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形式: 古风

栽松二首(其二)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