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亭有感

荦确山行穿翠微,石云秋露湿秋衣。

朦胧小睡还成梦,讽咏新诗且疗饥。

千里归来人事改,四年辛苦旧容非。

祇应亭下青云盖,依旧苍腰耸十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峥嵘的山路上行走,穿过青翠的山色,石头上的秋露打湿了衣裳。
在朦胧的小憩中,梦境犹在,吟诵新诗暂且充饥。
跋涉千里,人事已非,四年的辛劳使旧貌不再。
只有亭子下的青云仿佛依然如故,苍老的松树依然挺拔,树干粗壮达十围。

注释

荦确:形容山石突兀不平。
翠微:青翠的山色。
石云:像云一样的石头。
秋露:秋天的露水。
秋衣:秋天的衣服。
朦胧:模糊不清。
小睡:短暂的睡眠。
讽咏:吟诵。
疗饥:解饿。
千里:遥远的路程。
人事改:人事变迁。
辛苦:辛劳。
旧容非:旧貌已变。
亭下:亭子下面。
青云盖:青天如盖。
苍腰:苍老的树干。
耸十围:粗壮达十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山中行走的景象,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荦确山行穿翠微”一句,以动态视角展示了山间的层次感和深远感,同时“石云秋露湿秋衣”则描绘出一个清凉而又湿润的秋日景象,诗人身处其中,体验着自然之美。

接着,“朦胧小睡还成梦”一句,通过对白天即将入睡境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某种模糊而又温柔的情感。紧接“讽咏新诗且疗饥”,则透露出诗人在自然之中寻找灵感,同时借诗歌来慰藉自己的内心。

然而,“千里归来人事改,四年辛苦旧容非”几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千里归来”暗示了一段漫长的旅程,而“人事改”、“四年辛苦”则揭示出时间带来的改变,以及个人的成长与磨炼。

最后,“祇应亭下青云盖,依旧苍腰耸十围”两句,以诗中的万松亭为背景,再次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内心深处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三乡怀古

清洛东流去不还,汉唐遗事有无间。

庙荒古木连空谷,宫废春芜入乱山。

南陌絮飞人寂寂,空城花落鸟关关。

登临几度游人老,又对东风鬓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三月一日马令送花

未说浔阳别泪痕,江边蘋芷不胜繁。

不知来岁在何处,又对新花忆故园。

插帽每惭辉白发,飞香曾伴照清尊。

去年今日淮阳道,落絮残红正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三月十二日作诗董氏欲为筑堂

黄鸟声中花已尽,绿杨风外日何长。

柯家山下有幽筑,云梦泽南飞故乡。

老病裌衣犹怯冷,春深煮酒渐闻香。

本无智术争荣辱,只斗尊前身健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元日驾回登楼二首(其二)

长街十二远相通,阊阖峨峨彩雾红。

天白华灯交皓月,楼寒朱幕荡春风。

车头笑语归时醉,城下传呼夜向中。

自古长安多乐事,周南留滞意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