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之交三首(其二)

路入闽中尽翠微,家家蕉葛作秋衣。

石墙遮竹松围屋,时有丹禽哺子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闽浙地区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

首句“路入闽中尽翠微”,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深入到闽地的翠绿山峦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被绿色覆盖的世界,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着,“家家蕉葛作秋衣”,描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在闽浙地区,蕉葛(即芭蕉和葛藤)是常见的植物资源,人们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制作衣物,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石墙遮竹松围屋”一句,通过石墙、竹林和松树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石墙不仅为房屋提供了坚固的保护,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添了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

最后,“时有丹禽哺子归”点明了季节与生命循环的主题。丹禽,可能指的是红色的鸟,象征着生命力与活力。这句诗描绘了鸟儿在特定时刻哺育幼鸟回归巢穴的情景,既体现了生命的延续,也寓意着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闽浙地区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地域风情画卷,也是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理念的赞颂。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闽浙之交三首(其三)

山溪秋濑急飞淙,万斛跳珠溅石矼。

闽女唱歌来漂苧,素馨花插髻丫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诮燕

风雨池塘斗颉颃,春来秋去一生忙。

世间多少宽閒境,辛苦营巢傍屋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五月芍药

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

上京不是春光晚,自是天家日景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潘居士施饭

饭饱千僧洗钵归,生台饥鸟拂檐飞。

山中丈室维摩病,独向长松挂衲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