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间上人度夏

白云长傍太湖飞,忽向西江度钓矶。

彭泽小龙邀共饭,湖阳迁客忆留衣。

笋因春雨朝朝吃,橘待秋霜颗颗肥。

我自本名无所住,经函松下共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白云间上人度夏》诗,描绘了一幅禅者在夏日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画卷。诗中以“白云”为线索,贯穿全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联“白云长傍太湖飞,忽向西江度钓矶”,开篇即以“白云”起兴,形象地描绘了白云环绕太湖,自由飘逸,随后又飘向遥远的西江,隐喻着上人的行踪不定,自由自在。同时,“钓矶”二字则暗示了上人可能在某处静心垂钓,享受自然之乐。

颔联“彭泽小龙邀共饭,湖阳迁客忆留衣”,进一步展开画面。彭泽,指陶渊明的故乡,这里借指上人邀请了一位隐士共进午餐,象征着上人与志同道合者的交流与分享。而“湖阳迁客”则可能是指被贬谪到湖阳的官员,此处通过回忆上人留下的衣物,表达了对上人高尚品德和生活态度的怀念。

颈联“笋因春雨朝朝吃,橘待秋霜颗颗肥”,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生长变化。春雨滋养,竹笋日日生长;秋霜降临,橘子更加饱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喻了上人在四季更替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成长。

尾联“我自本名无所住,经函松下共柴扉”,最后点明了上人的生活状态——他不拘泥于世俗的名利,而是与自然和谐共生,每日在松树下诵读佛经,与简朴的生活相伴随。这一句表达了上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白云、自然景物以及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上人在夏日中的自在生活,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答甘允从寄海东白纻

海国綀衣雪色明,寄将千里见高情。

著随野鹤浑相称,行近沙鸥亦不惊。

江露满船歌醉起,炉烟携袖忆诗成。

秋风游子偏愁予,谁采芙蓉共晚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孙宰金碧山水

昔代香山避暑宫,中天积翠立芙蓉。

云生金水三春柳,露滴银床五粒松。

飞瀑桥长通窈窕,断堤人倦立从容。

旧时行处今看画,烟雨楼台晚更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甲戌四月十七日至临川冲云寺祝圣寿斋罢为赋此诗

郭西寺门双石头,水槛相对林塘幽。

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

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

为贪佛日同僧话,满袖天香念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蜀人刘梦良效杨补之掀蓬图

锦屏山下花如锦,却爱清江野水边。

放笔岂能无直干,掀篷方欲斗清妍。

最怜半面敧歌扇,更笑轻身障舞筵。

君看上林千树雪,繁枝何处独娟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