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二)分流岭

又过分流岑,行行足聊休。

流品分良难,感此胡分流。

大雅久不作,梁栋侪薪槱。

蜩鸠笑鹍鹏,一是逍遥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栎所作的《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中的第二首,主题为“分流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首句“又过分流岑,行行足聊休”,描绘了在山岭间行走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与挑战。接着,“流品分良难”一句,指出区分善恶、优劣的困难,引出下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感此胡分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中不公正现象的感慨,认为原本应该汇聚成主流的事物却分散成了支流,暗含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人才被埋没的忧虑。

“大雅久不作,梁栋侪薪槱”两句,将“大雅”比作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杰出的人才,而“梁栋”则象征国家的栋梁之材,与“薪槱”(柴火)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优秀人才的缺失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蜩鸠笑鹍鹏,一是逍遥游”以蜩鸠(小鸟)嘲笑鹍鹏(大鸟)的逍遥自在,隐喻了社会中强者与弱者之间的不平等对待,以及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36)

陈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三)过南山

南山得宣平,名字可千载。

世无死仙人,花瓢今定在。

家山有此逢,何必跨瀛海?

下视白云衣,苍狗须臾改。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四)过双桥

畴昔饮双桥,独木宽法程。

如今过双桥,无复糟床声。

桥外吏人稀,饮徒常二更。

追咏承平事,略此记西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五)岑山渡

扁舟泛古航,昔常阅此奇。

盘屈公诗中,眼明再见之。

二孤恐飞来,或乃巨灵移。

甚勿讹为姑,又须订荄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六)过杏村

杏花富赵村,佳名昉唐代。

酣酣红雨春,芳葩谁不爱?

转眼铁炉步,发问莫能对。

杏村无杏花,赵村亦安在?

形式: 古风 押[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