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七)

一树才开玉未残,忍些风雪耐些寒。

不须俗子联翩去,政要幽人自在看。

白玉堂中春信早,黄金盏里酒痕乾。

后凋孰与坚盟约,松竹青青共岁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一棵树正盛开,花朵还未凋零,能忍受风雪严寒。
不需要庸俗之人频繁观赏,重要的是让隐士自得其乐地欣赏。
白玉堂内春天的气息早早来临,金杯中的酒已喝干。
谁能在寒冬后依然坚韧如初?只有松竹青青,陪伴着岁月的尽头。

注释

一树:一棵。
才开:刚刚开花。
玉未残:玉兰花尚未凋谢。
忍:忍受。
些:稍微。
风雪:风雪天气。
耐:承受。
俗子:庸俗之人。
联翩:连续不断地。
去:离开。
政要:正需要。
幽人:隐士。
白玉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春信:春天的信息,指花开的消息。
早:早。
黄金盏:金杯。
乾:干。
后凋:在冬天之后凋谢。
孰与:与...相比,哪个更。
坚盟约:坚定的约定。
松竹:松树和竹子。
共岁阑:共同度过年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学箕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梅花独特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风雪中傲立的坚强姿态,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个性与理想的高洁品格。

"一树才开玉未残,忍些风雪耐些寒。" 这两句诗设定了一幅梅花孤独抗争的画面。"一树"指的是那棵梅树,"才开"则表明梅花刚刚开放,而尚未完全绽放。"玉未残"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洁白而不受污染的特性。接着两句通过"忍些风雪耐些寒"强调了梅花在严酷环境中的坚韧与毅力,彰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不须俗子联翩去,政要幽人自在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取向。他提倡不要随波逐流地追求外界的浮华,而是选择了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用心去观察和感悟梅花的独特之处。

"白玉堂中春信早,黄金盏里酒痕乾。"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雅致的画面。"白玉堂中春信早"可能指的是清晨时分,在洁净如玉的厅堂内,春天的消息(比喻梅花)已经悄然到来。而"黄金盏里酒痕乾"则是对夜晚饮酒后的情景描写,黄金盏中留下的酒渍干涸,隐含了诗人独酌时光流逝的感慨。

"后凋孰与坚盟约,松竹青青共岁阑。"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于梅花、松竹等自然景物的深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后凋"指的是梅花盛开之后必将凋谢,而"孰与坚盟约"则是承诺在严寒中保持坚韧不拔的决心。"松竹青青共岁阑"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希望能与这些常绿的植物一起见证岁月的流转。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细腻刻画,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度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六)

雪皎花明夜不迷,借光何假更然脐。

咏吟自我形长短,斟唱从渠付浅低。

谁识摽梅诗什赋,绝胜红叶御沟题。

明朝杖履山行去,约束牛羊勿践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五)

犯寒不怕雪蒙头,蹋石穿林不暂休。

千首诗成千首意,十分春瘦十分愁。

飞添宫额妆同艳,斜插鬓云香共留。

勉续清吟知笔弱,苦无风度恐花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四)

寂寞吟怀谁与开,前村除是竹边梅。

清尊撩触香三嗅,短日吟搜肠九回。

石路与风随袖入,茆檐和月上窗来。

几番客散庭空处,独倚寒梢更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三)

梅花湿露未全乾,青女横陈故作难。

卯醉醉如申醉醉,晚寒寒似晓寒寒。

园林雪后清孤甚,京洛尘中子细看。

自是丰神无与比,肯同桃李恋雕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