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签判吕殿丞燕集西湖

江海为藩地绝尘,湖山寻胜坐邀宾。

消除袢暑忘三伏,追忆曾游隔五春。

极望林峦横紫翠,旋供肴核剥青皴。

常时欲到喧嚣阻,偶得相陪似宿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江海如屏障隔绝尘世,湖光山色中寻找胜景邀请宾客。
驱散炎热忘记三伏天,回忆起从前的游览已隔五年。
极目远眺,山峦叠翠横亘,立刻准备菜肴果品剥皮切削。
平时总被喧嚣所阻,偶尔能与你们相伴,仿佛一夜未眠的缘分。

注释

江海:广阔的江河和海洋。
藩:屏障,边界。
地绝尘:隔绝世俗之地。
寻胜:寻找美景。
坐邀宾:坐着邀请客人。
袢暑:酷暑,炎热的夏天。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节气。
追忆:回忆。
曾游:过去的游览。
隔五春:间隔了五个春季。
极望:极目远望。
林峦:山林。
横紫翠:横亘着紫色和翠绿。
旋供:立即提供。
肴核:菜肴和果品。
青皴:青绿色的皮或壳。
常时:平时。
喧嚣:嘈杂声,热闹。
阻:阻碍。
偶得:偶然得到。
似宿因:仿佛一夜未眠的缘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颂在西湖之畔的宴集情景。首句“江海为藩地绝尘”形象地写出西湖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江海般的广阔和宁静,仿佛将尘世烦恼隔绝在外。接着,“湖山寻胜坐邀宾”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游览名胜,享受清幽时光的雅趣。

“消除袢暑忘三伏”写夏日炎炎中,聚会带来的清凉感觉,让人忘却了炎热的三伏天。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游历,“追忆曾游隔五春”,感叹时间流逝,旧游如梦,间隔已久。

“极望林峦横紫翠,旋供肴核剥青皴”描绘了西湖周边的山色和野餐的欢乐,林峦叠嶂,色彩斑斓,席间众人共享美食,轻松愉快。最后两句,“常时欲到喧嚣阻,偶得相陪似宿因”,表达了诗人平时因喧嚣事务所阻,能与友人在此相聚,如同久违的安宁之夜,倍感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聚会的欢乐,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其二)

登高能赋属诗家,况值嘉辰对菊花。

乍感商飙流素籥,故摛鸿藻艳春华。

边关礼命行看至,淮海归期亦有涯。

早晚霜寒侵旅榻,又悬复帐换青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其一)

桃杏初开已去家,又逢兰菊绽新花。

感时谩缀茱萸佩,惜别应怜棠棣华。

迢递宦游来日下,悠扬归思绕天涯。

一尊重到平津閤,惆怅文窗旧绿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林次中察院经过南都见寄

都府曾为入幕宾,玉符重忝守藩臣。

几年流落甘閒散,平日交游半要津。

簿领沉迷千虑耗,鬓颐衰飒二毛新。

圣恩休养深知幸,厚禄华堂许便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姚倅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

车马西郊踏晓光,城隅一径绕羊肠。

泉流带雪添膏脉,山色逢春变郁苍。

云外楼台晴挂影,风前松桧远飘香。

仁祠久祷蒙嘉应,预庆农畴岁袭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