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闷六首(其三)

进退自惭百不能,姓名磊落畏人称。

壮心已与灰俱冷,好友翻输几可凭。

意气横空常看剑,忧愁听雨独挑灯。

从今不作红尘梦,聊作山中有发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排闷六首(其三)》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慨。首句“进退自惭百不能”揭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自责,感到在诸多方面力不从心。接下来的“姓名磊落畏人称”表明诗人虽然名声在外,但内心却充满顾虑,害怕别人的评价。

“壮心已与灰俱冷”表达了诗人壮志消磨,心如死灰,对过去的豪情壮志感到冷却。而“好友翻输几可凭”则暗示了友情的脆弱,即使是亲密的朋友也无法给予他足够的支持或安慰。

“意气横空常看剑”描绘出诗人曾经的侠义之气,即使在孤独中也保持着锐意进取的精神,通过想象中的剑舞来排解忧愁。“忧愁听雨独挑灯”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独自在雨夜中挑灯,借以排解愁绪。

最后两句“从今不作红尘梦,聊作山中有发僧”,诗人决定放弃世俗的追求,选择隐居山林,成为一名发僧,以此来超脱尘世,寻求心灵的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从失落、困惑到自我解脱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202)

王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排闷六首(其四)

尼山且欲九彝居,况我承先旧有庐。

归国能无苏武节,望乡羞答李陵书!

不堪困苦同笼鹤,亦厌奔波似磨驴。

我信苍天应有眼,城门火岂及池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排闷六首(其五)

海疆何日报平安,绝好金瓯更不完!

河朔已非唐土地,蛮乡尚有汉衣冠。

传抄奏草惊心读,岂料沧桑袖手看!

时节一杯难强进,背人独自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排闷六首(其六)

疆场日蹙想何堪,上下偏安痛剑南。

世事已如唐不振,时文犹作晋清谈。

心伤麦秀生原苦,眼见瓜分死岂甘!

官尚爱钱兵惜命,遗民闻著也深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春日闲居

过却春光懒出门,岂因富贵放金樽!

事贪了彻从头问,书怕遗忘信手翻。

冷煖人情当自立,崎岖世道不堪言!

平生家国惭无补,心迹知谁肯见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