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排闷六首(其三)》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慨。首句“进退自惭百不能”揭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自责,感到在诸多方面力不从心。接下来的“姓名磊落畏人称”表明诗人虽然名声在外,但内心却充满顾虑,害怕别人的评价。
“壮心已与灰俱冷”表达了诗人壮志消磨,心如死灰,对过去的豪情壮志感到冷却。而“好友翻输几可凭”则暗示了友情的脆弱,即使是亲密的朋友也无法给予他足够的支持或安慰。
“意气横空常看剑”描绘出诗人曾经的侠义之气,即使在孤独中也保持着锐意进取的精神,通过想象中的剑舞来排解忧愁。“忧愁听雨独挑灯”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独自在雨夜中挑灯,借以排解愁绪。
最后两句“从今不作红尘梦,聊作山中有发僧”,诗人决定放弃世俗的追求,选择隐居山林,成为一名发僧,以此来超脱尘世,寻求心灵的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从失落、困惑到自我解脱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