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宝学二首(其一)

天地谁翻覆,人谋痛莫支。

公扶西极柱,威动北征旗。

肉食谋何鄙,家山志忽赍。

平生出师表,今日重伤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为悼念刘宝学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刘宝学逝世的深切哀悼与对其生前功绩的追忆。

首句“天地谁翻覆”以天地之变喻指人事变迁,表达对刘宝学去世的震惊与感慨。接着“人谋痛莫支”点明了刘宝学在世时的智慧与谋略,如今却无法支撑下去,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公扶西极柱,威动北征旗”两句赞扬了刘宝学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其威望和影响力甚至能震动战场上的旗帜,形象地描绘了他的英雄气概和卓越贡献。

“肉食谋何鄙,家山志忽赍”则批评了那些只顾个人利益、缺乏远见的权贵,反衬出刘宝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家乡的深厚情感。他虽远离故土,但心系家国,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平生出师表,今日重伤悲”将刘宝学比作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引用“出师表”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他一生忠诚、勤勉工作的肯定,以及对其突然离世的沉重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刘宝学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价值观。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挽刘宝学二首(其二)

生死公何有,飘零我自伤。

向非怜不造,那得此深藏。

心折风霜里,衣沾子侄行。

哦诗当肃挽,悲哽不成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题梅川溪堂

沧波流不极,上有一亩园。

幽人掩关卧,脩竹何娟娟。

虚堂面群峰,秀色摩青天。

静有山水乐,而无车马喧。

人言市门子,往往苍崖颠。

挥手谢世人,日中翔紫烟。

遗迹尚可觌,神交邈无缘。

慨然一永叹,耀灵忽西迁。

褰裳下中沚,濯足娱清川。

形式: 古风

和刘抱一

几年牢落旧村墟,此日脩然水竹居。

病起试寻春径草,客来聊煮雪畦蔬。

开樽细说平生事,信手同翻集古书。

适意何劳一千卷,新诗闲出笑谈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和

久矣投装返旧墟,不将心事赋闲居。

荷锄带月朝治秽,植杖临风夕挽蔬。

三径犹寻陶令宅,万签聊借邺侯书。

木瓜更得琼琚报,吟咏从今乐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