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

韩生沈鸷非悍勇,笑出胯下良自重。

滕公不斩世未知,萧相自追王始用。

成安书生自圣贤,左仁右圣兵在咽。

万人背水亦书意,独驱市井收万全。

功成广武坐东向,人言将军真汉将。

兔死狗烹姑置之,此事已足千年垂。

君不见丞相商君用秦国,平生赵良头雪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韩生沉着并非凶猛,他的笑声出自谦逊,自视甚重。
滕公没有杀他,世间无人知晓,直到萧相亲自追悔,才开始重用他。
成安书生如同圣贤,左仁右义,手中兵权紧握。
面对万人背水一战的局面,他仍坚持书生本色,以智取胜,保全大局。
功成名就后,他在广武山坐镇,人们称赞他是真正的汉将。
兔死狗烹的教训暂且放下,这一事件千年来都被铭记。
你可曾记得丞相商鞅如何用计秦国,一生挚友赵良头发斑白的结局。

注释

韩生:指韩信。
沈鸷:深沉勇猛。
悍勇:凶猛。
滕公:指刘邦。
世未知:世人不知。
萧相:萧何。
成安:地名,可能指韩信。
左仁右圣:左右手都具备仁义。
万人背水:比喻绝境。
书意:书生的智慧。
广武:地名,与韩信有关。
将军:指韩信。
兔死狗烹:比喻功臣被杀。
姑置之:暂且不提。
丞相商君:指商鞅。
赵良:商鞅的朋友。
头雪白:形容年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淮阴侯》,以韩信的典故为题材,对淮阴侯韩信的智勇和命运变迁进行了深刻的描绘。首句“韩生沈鸷非悍勇”赞扬韩信深藏不露的智谋而非单纯的勇猛;“笑出胯下良自重”则提及他年轻时的胯下之辱,显示出他的大度与自重。

接下来,“滕公不斩世未知,萧相自追王始用”暗示了韩信的才华被滕公萧何发现并推荐给刘邦,才得以施展。“成安书生自圣贤,左仁右圣兵在咽”进一步赞美韩信的文韬武略,即使在困境中也能运筹帷幄。

“万人背水亦书意,独驱市井收万全”描绘了韩信在淮阴之战中的壮举,以少胜多,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功成广武坐东向”象征他在成功后居功自傲,但不失为真正的汉将。“兔死狗烹姑置之”暗指韩信功高震主后的结局,尽管如此,其事迹千百年来仍被传颂。

最后两句“君不见丞相商君用秦国,平生赵良头雪白”借商鞅被车裂的典故,暗示韩信的命运,同时也表达了对赵良一类忠臣良将未得善终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和引用,对韩信的智勇、命运以及历史评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清心院双清轩

万劫千峰绕座隅,一泓澄澈见游鱼。

谁家栏槛烟云里,坐我潇湘水墨图。

人物度桥疑海市,楼台拍水信蓬壶。

潺湲枕底催乡梦,双井溪头有旧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清江引

江鸥摇荡荻花秋,八十渔翁百不忧。

清晓采莲来荡桨,夕阳收网更横舟。

群儿学渔亦不恶,老妻白头从此乐。

全家醉著篷底眠,舟在寒沙夜潮落。

形式: 古风

清闲处士颂

至乐山中,嘉木之樾。

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

有诗客李发,字之曰清閒处士。

而蜀有豪士王当,以为盖谢敷之流。

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陇,其閒也不嗅王公之钩。

傲睨万物,逍遥一丘。

身与长松共老,名与北斗俱休。

涪翁曰名之不称实也久矣,吾子何以是为哉。

书潞则失涿,谓鹰则化鸠。

故一以我为马,一以我为牛。

盖有有其实而不受,亦有无其实而固求者也。

常试为吾子道清閒之致乎。

水之为物,甚寒而极清。

郁为坚冰,得温而释,遍利诸生。

云之为物,无心而出岫穴。风休雨息,反一无迹。

我观古人,以是为则。

若夫污泥浊水,与蛙同生,不溷其清。

自操井臼,日耕荒徼,未尝不閒。

惟有道者能藏于天,吾子何处焉。

清閒曰我无所用于世,而从所好。

惟水云与之忘老,何敢以为有道。

涪翁曰舐痔十乘,曹商自优,非君清流。

商财计得白圭,拟国以閒为慝。

虽然同一大梦,达者先觉。方在蚁垤,忧乐计校也。

世无公孙侨孔仲尼,谁辨梦觉。

亦曰举世溷浊,惟我独清。

万法本閒,而人自扰扰尔。

形式: 古风

清醇酒颂

清如秋江寒月,风休波静而无云。

醇如春江永日,游丝落花之困人。

借之以涪翁清閒,鉴此杯面渌。

本之以李叟孝友,成此瓮中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