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何梦桂的作品,名为《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其五)》。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悲凉和无奈的情绪,反映了作者在国破身亡、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的心境。
"平生学屠龙,终乃成履豨。"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如同一位志向远大的英雄,最终却只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守护者。这不仅是一种自嘲,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声抗议。
"国亡身未殡,戮死竟何如。"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家灭亡、个人生命可能随之丧失的绝望心情。"戮死"一词尤其沉痛,它意味着不仅是死亡,而是一种无尊严且充满屈辱的死亡。
"衣带日以缓,鬓发日以疏。"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因忧虑过度而导致的身体衰弱和容颜憔悴。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沧桑与悲哀。
"晨风怀苦心,不能高奋飞。"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在早晨的凉风中,他怀抱着深沉的忧虑,但这些忧虑无法被释放,更不能像雄鹰般展翅高飞,这种局促感和渴望自由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独抱三圣易,终焉老吾庐。"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的接受与期许。"三圣易"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哲学智慧,而作者选择独自拥抱这些智慧,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晚年中,在自己的小庐里安度余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对时代苦难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感、人文关怀以及个人的悲剧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