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约之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救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你的内心像寒痞般冷硬,我的牙齿因焦虑而颤动。
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救治,长久相对只能感到无聊。
想寻找像扁鹊那样的名医,但灵魂已逝去无法召回。
只能审视这副身躯,空虚如同剥开的芭蕉叶。

注释

君:你。
胸:内心。
寒:冷硬。
痞:病痛。
我:我。
齿:牙齿。
热:焦虑。
摇:颤动。
无方:没有办法。
救药:救治。
相值:相对。
久无憀:长久无聊。
秦越人:扁鹊(古代名医)。
魂逝:灵魂逝去。
莫能招:无法召回。
观:审视。
此身:这副身躯。
不实:空虚。
如:如同。
芭蕉:芭蕉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健康不佳的关心和无奈。诗中的“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描绘出朋友身体不适,自己也感到焦虑不安的情形。“无方可救药,相值久无憀”则表现了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对于复杂疾病无法有效治疗的无奈。而“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则是诗人借古代求医问药的典故,表达了对传说中能够起死回生的医者——秦越人的渴望,但实际上却难以找到这样的救星。

最后,“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则用了芭蕉比喻人体虚弱无常,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对健康的珍视。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疾病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对于疾病治疗困难的普遍情绪。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赠张康

昔在历阳时,得子初江津。

手中紫团参,一饮宽吾亲。

舍舟城南居,杖屦日相因。

百口代起伏,呻呼聒比邻。

叩门或夜半,屡费药物珍。

欲报恨不得,肠胃盘车轮。

今逢又坎坷,令子驰风尘。

颠倒车马间,起先冰雪晨。

嗟我十五年,得禄尚辞贫。

所读漫累车,岂能苏一人。

无求愧子义,有施惭子仁。

逝将收桑榆,邀子寂寞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李士云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

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赠陈君景初

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

昔闻今则信,绝伎世尝有。

堂堂颍川士,察脉极渊薮。

珍丸起病瘠,鲙虫随泄呕。

挛足四五年,下针使之走。

一言傥不合,万金莫可诱。

又复能赋诗,往往吹琼玖。

卷纸誇速成,语怪若神授。

名声动京洛,踪迹晦莨莠。

相逢但长啸,遇饮辄掩口。

独醒竟何如,无乃寡俗偶。

顾非避世翁,疑是壁中叟。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赠宝觉

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

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犹思理烟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