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其八)上陵

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

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

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

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

铜池之芝以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

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

赤翅之鸿,翁杂相随。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

游阊阖,守谒者。五色露,何泥泥。

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

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场景,充满了奇幻与浪漫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祥和的世界。

首先,诗中的“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两句,以“上陵”与“下津”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上陵”之美,暗示着高远与神圣;“下津”之“尚羊”,则可能象征着宁静与和谐。这种对比,为后续的仙境描绘奠定了基调。

接着,“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引出了一个神秘的访客,他来自水的中央,这一设定本身就充满了奇幻色彩,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水域与未知的奥秘。

“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四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界的美好元素赋予了来访者,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华服,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寓意着对来访者的尊敬与欢迎。

“铜池之芝以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描绘了一处光芒四射的铜池,其中生长着九茎灵芝,金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也象征着吉祥与长寿。

“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一句,以凤凰的飞翔与上林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祥和与美好,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主题。

“赤翅之鸿,翁杂相随。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通过描述不同鸟类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借用了“云车”、“风马”的意象,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游阊阖,守谒者。五色露,何泥泥。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描绘了仙境中的生活场景,阊阖是神话中的天门,谒者则是守门人,五色露象征着仙界的珍稀之物,凝如膏、美如饴则强调了其珍贵与甜美,整个场景充满了神秘与诱惑。

最后,“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主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体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浪漫色彩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九)将进酒

将进酒,称我觞。纷佳哉,以浩倡。

心所作,未尝闻,徘徊三叹一为君。

君之臣明四时和,国有良工悉索歌。

观者不苦奈子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君马黄

君马黄,臣马骊,二马异体同权奇。

徘徊四海美人子,二马相得以千里。

故东非我东,西非我西,南非我南,北非我北。

驾如六飞龙之翼,路訾邪,谓何览。

遨游安终极,二马视驽马。

局促食辕下,将以问驭者。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一)芳树

芳树如此之蔚蔚,上有黄鹄以翱翔,下饮兰池鸣锵锵。

二而为侣,三而为行。

芳树拉杂黄鹄伤,秋风萧萧思其乡。

妒人之子妒杀我,君有它心无不可。

黄鹄高飞亦有罗,目欲顾之奈乐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二)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燕山隅。何用问遗君,大秦明月珠。

结以连理带,荐以合欢襦。

又何问遗君,青丝系玉环。

可直千万馀,翠羽绍缭之黄金错其间。

闻君有它心,拉杂其珠摧其环。摧其环,临高台。

反袂以障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若复相思,有如此珠,有如此环。

非我可为,鸡鸣狗吠。我视兄嫂,不言谓何。

东方须臾高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