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其二)

豆蔻梢头,鸳鸯帐里,扬州一梦初惊。

忆当时相见,双眼偏明。

南浦绿波,西城杨柳,痛悔多情。

望征鞍不见,况是并州,自古高城。

几多映月凭肩私语,傍花和泪深盟。

争信道、三年虚负,一事无成。

瑶佩空传好好,秦筝闻说琼琼。

此心在了,半边明镜,终遇今生。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押[庚]韵

翻译

豆蔻年华的初春,鸳鸯被窝中,我从扬州的美梦中惊醒。
回想起那时初次相逢,你的眼睛特别明亮。
南浦的绿水波光,西城的依依杨柳,让我深深懊悔自己的多情。
遥望你离去的马鞍,更何况是在并州这座高城,我更加失落。
曾有多少月下相依,花前含泪立誓的时刻。
怎会相信,这三年来空自辜负,一事无成。
美好的祝愿只在瑶佩间传递,听说秦筝的演奏者名叫琼琼。
我的心意已定,如同半面明镜,终于在今世遇见了你。

注释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鸳鸯帐:象征夫妻或情侣的温馨环境。
双眼偏明:形容对方眼睛特别有神。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痛悔:深切后悔。
征鞍:远行的马鞍,代指离人。
并州:古代地名,今山西太原附近。
映月凭肩:月下肩并肩。
深盟:深深的誓言。
三年虚负:白白浪费了三年时光。
瑶佩:玉制的饰品,常用来象征美好。
好好:美好的人或事。
秦筝:古乐器,音色清脆。
琼琼:女子名字,代指乐师。
半边明镜:比喻心灵的另一半。
今生:这一生。

鉴赏

这首词以豆蔻年华和鸳鸯帐中的梦境起笔,描绘了一段深情的回忆。"扬州一梦初惊",暗示了梦境的短暂与现实的失落感。接下来,作者回忆起与对方初次相遇时的明亮眼神,以及南浦的碧波和西城的杨柳,这些意象充满了离别之痛和对过往恋情的深深怀念。

"望征鞍不见",表达了对远行之人的思念,而"并州高城"则增添了空间上的遥远和孤独感。词人追忆往昔月下依偎、花前盟誓的甜蜜时光,感叹"三年虚负,一事无成",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未能实现承诺的遗憾。

"瑶佩空传好好,秦筝闻说琼琼",通过美好的象征物,进一步强化了对逝去爱情的惋惜。最后,词人坚定地表示,尽管经历了挫折,但心中的爱恋如明镜般清晰,坚信终将再次相遇,"终遇今生",展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梦境、回忆和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情与执着。

收录诗词(137)

晁端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 字:次膺
  •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46~1113

相关古诗词

雨霖铃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形式: 词牌: 雨霖铃

临江仙

今夜征帆何处落,烟村几点人家。

莫惊双泪向风斜。渔人西塞曲,商女后庭花。

从此五湖归去好,一杯酒送生涯。

多情犹解惜年华。春闺重见处,霜鬓不须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火冷灯□山驿静,无人与暖香衾。

阿谁教你惜人深。一成迷后,不望有如今。

枕畔耳边都悄悄,忆伊模样声音。

些儿年纪正难禁。盟言虽在,只恐我痴心。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歌子

月到中秋夜,还胜别夜圆。高河瑟瑟转金盘。

三十六宫深处、卷帘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寻常岂是不婵娟。吟赏莫辞终夕、动经年。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