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岘峰(其一)

听尽熙宁水乐声,断碑无字倚荒庭。

云归僧舍树皆湿,犬吠猎围山误应。

覆屋松阴遮日黑,隔林春色为官青。

故侯辙迹无寻处,丞相题诗拟岘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樵在熙宁年间游历西岘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听尽熙宁水乐声",以音乐比喻流水声,展现出环境的宁静与历史的余韵。"断碑无字倚荒庭"则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遗迹的沧桑,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寂。

接下来的两句"云归僧舍树皆湿,犬吠猎围山误应",通过自然景象和犬吠声,描绘出山间生活的生动画面,既有僧侣生活的清幽,又有猎人活动的痕迹,动静结合,富有生活气息。

"覆屋松阴遮日黑,隔林春色为官青",诗人运用色彩描绘,松树的阴影遮蔽了阳光,形成一片阴凉,而远处的春色透过树林显得格外鲜明,展现了季节变换和景致之美。

最后两句"故侯辙迹无寻处,丞相题诗拟岘亭"表达了对过往名臣的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如岘亭丞相的追忆,流露出对人事更迭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岘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寓含了诗人对时光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85)

陈樵(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字:君采
  • 号:鹿皮子
  • 籍贯:元东阳
  • 生卒年:1278—1365

相关古诗词

西岘峰(其二)

雨后看山对酒歌,飞红骇绿满岩阿。

万重山外碧方寸,五色雨中青最多。

亭下日生霞映草,松根苓长叶成窝。

江源分付西流去,莫作门前东逝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涵碧亭(其一)

涵碧池头夏气清,我从三昧起经行。

移樽近树传杯绿,向日看山入户青。

人似亭前花不语,诗如江上草无名。

山中水调知何限,不入熙宁水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涵碧亭(其二)

入谷沿流曳杖行,亭亡白谷半为陵。

蝉惊两腋风初定,树少多年秋不生。

水急溜穿南涧石,云深黍没夕阳僧。

龟兹板上元和脚,犹有刘郎旧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涵碧亭(其三)

池曲奔流下石渠,池头空翠湿烟芜。

夏禽反舌馀声尽,薜荔连墙寸影无。

僧爨屋头猿挂树,鸟衔窗外雨生鱼。

长安才子看图画,疑是仇池隐士居。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