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岩豅寺

山疑梦里槐安国,僧住壶公小隐天。

门横一水与世隔,不知鱼鼓今几年。

真人阴崖结茅屋,大千世界一粒粟。

佛言芥子纳须弥,我亦来寻赞公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超凡的山中禅寺景象。首句"山疑梦里槐安国"以梦境般的意象,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仿佛是世外桃源,令人如入仙境。"僧住壶公小隐天"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隐逸生活,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借以表达寺庙的超脱尘世之感。

"门横一水与世隔"写出了寺庙被流水环绕,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宁静与隔离红尘的氛围。"不知鱼鼓今几年"则通过询问鱼鼓(寺庙中的法器)已有多少年未响起,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寺庙的古老。

接下来的诗句"真人阴崖结茅屋"描绘了真人(可能指得道高人)在山崖上搭建简朴的茅屋,体现了佛教修行者清贫自守的精神。"大千世界一粒粟"引用佛经中的比喻,说明即使在广阔的世界中,寺庙也显得微小而珍贵。

最后两句"佛言芥子纳须弥,我亦来寻赞公宿"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芥子虽小,却能包容须弥,他慕名而来,想要体验赞公(可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的禅修生活。整首诗以游历者的视角,展现了岩豅寺的神秘与深邃,以及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8)

陈天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上岭游黄山(其一)

朝阳滉漾水朦胧,晓烟横抹天微风。

三十六峰不著色,点缀淡墨排秋空。

小山连延大山倨,林深无人但云树。

平生爱山真成癖,我以意行本无住。

黄山之路何攲危,黄山之溪何涟漪。

登山度水亦劳止,正要行役发吾诗。

仙家与世不相远,径入桃源亦良便。

向来父老亦尝行,竹箨桃花大于扇。

形式: 古风

题南金慎独斋

圣道不可穷,探取随己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独。

危微恐惧心,此念施已熟。

学从西洛来,标榜相品目。

袖手看屋梁,表表知鸿鹄。

谁知胸中尘,往往盈斗斛。

伋也而有知,宁不贻彼忸。

吴侯蚤作吏,未肯事边幅。

得妙自圣处,了不关世俗。

颇知幽隐中,日月所照烛。

不敢欺秋毫,高情洁冰玉。

愿言从君游,著鞭蹈前躅。

形式: 古风

赠水西寺举老

山前流水化平陆,溪上群山叠寒玉。

寺逢劫火一再迁,唯有浮图立于独。

江南佛法多衰谢,主张名教一夔足。

诗人江西派,更是真如旧尊宿。

我生遍参未究竟,布袜青鞋走林谷。

师言子归有余师,留饭青精盘苜蓿。

杖藜并语松林路,行听松声如度曲。

尚寒三十六峰盟,游罢同回把黄菊。

形式: 古风

青山辞

青山崔崔,白云溶溶。我疑其中,仙人所宫。

风马云舆,霓旌羽幢。游行太空,翩然相从。

望而不见,使我心忡。我本金华,牧羊之童。

口诵蕊笈,有声如钟。震撼岩壑,无碍不通。

谪居下土,黄尘濛濛。五色之气,布满西东。

秋高露清,陟彼危峰。呼吸元气,精神内融。

啸傲万物,后天而终。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