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琅邪评事兼寄两制旧交

醴泉少府王评事,秀气神清好奇异。

读书击剑善弹琴,仲容信是青云器。

我从蜀国来咸秦,长安久客多风尘。

因此移居清渭北,与君在彼初相识。

相识经今二十年,支离契阔长相忆。

去年罢直西掖垣,君亦醴泉方解官。

关中路遥宛丘道,不远千里来相看。

我忝淮阳知郡事,郡斋喜闻嘉客至。

槐花横时初到来,菊花开时言欲回。

主人苦留留不住,为君采菊登高台。

高台临古道,北走还京秋已老。

白日远长安,西归出关天已寒。

神仙作尉道虽在,骨肉为累心且宽。

与君俱年五十一,老去时光转堪惜。

况今秋暮冬欲残,七十唯馀十八年。

未知十八年之间,悲欢得丧与险艰。

到得七十即为幸,此外浮生何足言。

明日正逢重九日,未忍与君张祖席。

樽前新菊含露滋,茱萸丹实星离离。

茱萸撷芳菊延寿,寿酒满满莫固辞。

淮阳郡吏若早替,帝乡即有相见期。

两制交朋若相问,为我勤勤多谢之。

形式: 古风

鉴赏

诗人以深情厚谊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相识二十年的情谊。开篇即点明友人王评事之才华横溢,其学问、武功、琴艺皆臻于上乘,令人赞叹不已。诗人自蜀地来至长安,流离转徙,终与王评事在清渭北相识,情谊深厚。

二十年来,虽身处异乡,但友情始终如一。去年王评事解官,诗人亦有机会西行,两人得以重聚。关中之路,虽远千里,但为了友情,遥望相见,情谊难断。

秋至菊黄,主人留客,诗人登高台采菊,与友人共度佳节。然而时光易逝,人生有限,诗人与王评事皆五十一岁,对于年华的流逝感到无限惆怅。七十古稀,余年不多,诗人希望能达此寿,即为幸事。

重九日将至,不忍心与友人告别。新菊含露,酒满杯中,愿以此酒祝福友人延寿。淮阳郡吏若有变动,帝乡之行即可再见。诗末两制旧交,相问互道,诗人感念旧谊,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放情怀,更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间深厚的情谊与高尚的人格境界。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辩惑篇

春树桃与李,美果终得尝。

莫树枳与棘,芒刺还相伤。

君子所树党,在择贤与良。

其党苟非人,为祸亦自殃。

蓄者本铅刀,用欲如干将。

豢者本款段,骋欲侔骕骦。

辨之胡不早,坚冰自履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鬻冰咏

赫日生炎晖,鬻冰言及时。

邀利有得色,冰消俄若遗。

两失俱无猜,虽悔安可追。

仁惠当务远,勿使失其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归去来

归去来,诗不云乎,王事一埤遗我兮。

终日孜孜,心力疲劳齿发衰。

尔今已年五十二,前去七十几多时。

尔性虽拙颇好学,尔才虽短颇好诗。

文学歌诗之外非乐为。

金门玉堂若无分,随分官职胡不归。

苟能遣得婚嫁累,又何苦忧伏腊资。

尔不闻仲尼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浮云富贵非尔宜。

表圣表圣,尔当念兹而在兹,勿使无其实而有其词。

尔若舍灵龟而观朵颐,无乃见尔痴尔痴。

形式: 词牌: 归去来

句(其二)

自知不是明时用,烂额焦头力谩多。

形式: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