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烘霞底未成昏,拊物惊年并惨魂。
李树已僵生意苦,秋虫何忍食桃根。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悲凉的画面,日光在霞气中尚未完全散去,却已显现出一种不祥之兆。物是同情,而年华易逝令人感慨。李树因寒冷而失去了生机,生长的意志被剥夺,这种苦涩的情景与人心相通。
秋虫在桃根处觅食,更显得无情,它们不知惜福,只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这也许是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不断的灾害和困境让人们感到痛心,连小小的生命都难逃命运之苦。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生灵受苦的深切感慨。语言质朴而不失深情,意境凄清却又充满哲理,是一首蕴含丰富内涵的佳作。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朱华通奏见晨晖,内寺传薰得早归。
私舍不应劳薄浣,天花仍在净名衣。
腻蘤金英扑,纤莛玉段抽。
萱如解荣悴,争合自忘忧。
我有忘忧号,君为忧世人。
欲忧忧底事,胡不暂怡神。
野菊斑斑岸蓼红,使旗同驻赏秋风。
斜阳更助凭栏胜,高下楼台波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