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四首(其二)

非关枕上爱哦诗,聊复销愁片子时。

老眼强眠终不梦,空肠暗响诉长饥。

翻来覆去体都痛,乍暗忽明灯为谁。

只道昼长无那著,夜长难奈不曾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这并非因为热爱诗歌而失眠,只是借此排解忧愁罢了。
尽管努力入睡,但老眼始终无法入梦,空虚的肠胃在暗暗作响,诉说着长久的饥饿。
辗转反侧,全身疼痛,忽明忽暗的灯光仿佛在问:是为了谁而亮起。
原以为白天漫长难耐,却未曾料到夜晚的漫长更难以忍受。

注释

非关:不是因为。
枕上:床上。
爱哦诗:热爱诗歌。
销愁:排解忧愁。
老眼:年迈的眼睛。
强眠:尽力入睡。
终不梦:始终无法入梦。
空肠:空虚的肠胃。
暗响:暗暗作响。
翻来覆去:辗转反侧。
体都痛:全身疼痛。
乍暗忽明:忽明忽暗。
灯为谁:灯光为何而亮。
昼长:白天漫长。
无那著:难以忍受。
夜长难奈:夜晚漫长难以忍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不寐四首·其二》,它描绘了一种夜不能寐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夜晚难以入睡状态的刻画,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生活的艰辛。

首句“非关枕上爱哦诗”,表明不是因为枕边有人或物使诗人不能安寝,而是由于内心的忧虑。紧接着,“聊复销愁片子时”则揭示了诗人试图通过写作来排解自己的烦恼,尽管时间短暂,但这是他缓解心情的一种方式。

“老眼强眠终不梦”,这里的“老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疲惫不堪和对睡眠的渴望,而“终不梦”则显示了即使勉强入睡,也无法得到片刻的安宁。紧随其后,“空肠暗响诉长饥”,通过对空腹作响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身体上的饥饿和精神上的空虚。

“翻来覆去体都痛”表明诗人因为失眠而导致身体的疲劳与疼痛。“乍暗忽明灯为谁”则是一种无奈之感,夜晚的灯光似乎也无法带给他安慰,而是成为了他孤独的见证。

最后两句“只道昼长无那著,夜长难奈不曾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白天与夜晚长度的无常感受。白天虽然漫长,但至少有事情可以做,夜晚却因无法入睡而变得更加难以忍耐。

整首诗通过失眠这一现象,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在政治和生活压力下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力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不寐四首(其一)

老来只愿酒难醒,酒力才醒梦便惊。

露滴新寒欺病骨,宦游如梦记平生。

深山五鼓鸡吹角,落月一窗鹅打更。

等待晓光雕好句,晓光未白句先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中元日午

雨馀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中元前贺余处恭尚书祷雨沛然沾足

数点飘萧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

雷驱云气如旋磨,雨遍山村却入城。

簟面顿无秋后暑,檐牙最爱梦中声。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中秋与诸子果饮

几年今夕一番逢,千古何人此兴同。

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莫言秋色无多巧,净洗清光也费工。

老子病来浑不饮,如何频报绿尊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