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二○)

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

年可三十馀,曾经四五选。

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

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他是何等人物,时常来到南部院落。
年纪大约三十多岁,曾多次参加选拔。
口袋里没有铜钱,箱子里只有黄绢。
走到饭馆前,他都不敢稍作停留,脸也不敢转过去。

注释

何措大:指身份或地位不高的人。
省南院: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南方官署或地方。
年可三十馀:大约三十多岁。
四五选:指多次参加选拔或考试。
囊里无青蚨:口袋里没有铜钱(青蚨,古时对铜钱的称呼)。
箧中有黄绢:箱子里装有黄绢(古代的一种丝织品)。
行到食店前:走到饭馆前。
不敢暂回面:不敢稍微停留或回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出行者在外漂泊、思念家乡的生活情景的诗。开篇“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两句通过对空间的描述,设置了一种迷茫与寻觅的情境。“年可三十馀,曾经四五选”则透露出诗人年纪已过而立,历经多次科举考试,但成就未能如意。

“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两句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贫寒但不失文雅的情形。囊是古时用来盛放书信等轻巧物品的袋子,而青蚨通常指的是钱币;箧则是收藏衣物或书信的小箱,黄绢可能是用来写字的纸张。这两句暗示了诗人虽然贫穷,但仍保有用于文学创作的工具。

最后,“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表达了诗人的自尊与对家乡生活的渴望。在外漂泊,连基本的饮食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回到熟悉的地方。诗人通过这种自我节制,表现了一种内心的坚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一)

为人常吃用,爱意须悭惜。

老去不自由,渐被他推斥。

送向荒山头,一生愿虚掷。

亡羊罢补牢,失意终无极。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四)

富贵疏亲聚,只为多钱米。

贫贱骨肉离,非关少兄弟。

急须归去来,招贤阁未启。

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六)

新谷尚未熟,旧谷今已无。

就贷一斗许,门外立踟蹰。

夫出教问妇,妇出遣问夫。

悭惜不救乏,财多为累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二七)

大有好笑事,略陈三五个。

张公富奢华,孟子贫轗轲。

只取侏儒饱,不怜方朔饿。

巴歌唱者多,白雪无人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