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玄云蔽月行

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

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

一杯一杯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

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

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起舞秋风老。

形式: 古风

翻译

满怀忧郁中秋无月见,月亮被乌云遮蔽像兔子藏在洞穴。
我想要飞上天驱散黑云,想摘下桂花露润湿冰冷的宫殿。
月亮洒下千里光芒,照亮高楼绿阁遥相呼应。
一杯又一杯,再次举杯劝饮,今年中秋的愿望就寄托给你。
但上天遥远难以触及,乌云浓厚无法驱散。
庭院里蜡烛落下冷清的花朵,宫衣在秋风中飘动,显得老去。

注释

惆怅:忧郁、遗憾。
太阴:指月亮。
垂云:低垂的乌云。
兔藏窟:比喻月亮被云遮蔽。
玄云:深色的云。
桂露:传说中的桂花露。
冰阙:寒冷的宫殿。
中天:天空中央。
千里光:明亮的月光。
翠阁:绿色的楼阁。
遥相望:远远地互相看。
重相劝:再次举杯劝酒。
中秋愿:中秋节的愿望。
末由到:难以到达。
愈浓:更加浓厚。
蜡炬:蜡烛。
寒花:冷落的景象。
宫裘:宫廷服装。
秋风老:秋风使人心生苍老之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无奈的情感。开篇即写“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表达了在中秋佳节却无法看到明月的失望心情。太阴遮蔽了月亮,像兔(月中有兔,即指月宫中的玉兔)躲藏在云端的洞穴里,使得诗人无法欣赏到那轮美丽的圆月。

接着“我欲上天扫玄云”一句,则流露出诗人想要冲破这层障碍,亲自登天去除去这些遮掩明月的黑云。然而“桂露团团渍冰阙”,却又描绘了仙境中的美景,桂花之露凝结成冰,挂在宫阙上,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则是对美好景象的描绘,这里的“中天”指的是最高处的天空,而“层楼翠阁”则是宫殿建筑,通过这些高耸的结构,可以远远地看到对方的光芒。

然而诗人并没有就此停留,他又转而劝酒:“一杯一杯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这是一种对现实无法改变时所采取的情感寄托,也是对朋友、同伴的一种祝福,希望在这个中秋能够共享美好。

最后,“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力量不足,以及那无法被扫去的黑云愈发浓厚。紧接着“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起舞秋风老”,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冷清且寂寞的夜晚场景,蜡烛在空旷的大厅中发出微弱的光芒,而那些小花随着秋风飘落。最后,“宫裘”指代宫中的衣物,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他在秋风中起舞,但却带有一种萧瑟和孤寂之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光阴荏苒的无情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场景,展现出诗人对于美好时节无法与亲朋共享的哀愁,以及面对自然界无法控制的无奈心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垂柳铺壁

远碧涵空暮天阔,落日愁人船不发。

多情何处雁西飞,凭寄天涯尺素归。

形式: 古风

书韩生壁

欲为洛中英,竟成秦地鬼。

音书云雁绝,故园四千里。

望归今不归,愁满西江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予宿承德日夜苦霪雨拟金筌赋六韵呈陈居中

黑云䟃?阵岿麓,女娲补天伴天哭。

结愁起坐函丈间,祠礿除门绣黄犊。

书册入眼万花缬,石泉冰肠河九曲。

市头老木昏鸦归,屋角赭山瞿麦熟。

胡村水平已可渡,软屐青灯循昔路。

后期讵能数甲子,希夷长年耳不死。

形式: 古风

元次山作友丐予乃谚之

罢惰嫉游手,孤独嗟穷民。

聋盲本定业,疥癞讵可亲。

生事自破碎,谁肯收顽嚚。

期期依马鞯,勃勃根车尘。

眇者道眇者,跛复有跛僎。

蹴尔既不屑,嗟来犹发嗔。

色骄从墦间,所与皆贵人。

气微仆桑下,会作山鬼邻。

七日不火食,自断无此身。

所以号道边,时逢怛隐仁。

子胥至泷口,从者亦在陈。

志鞭平王尸,弦歌杏坛春。

不闻汩廉耻,亦岂生颦呻。

只今趋权门,伪不如尔真。

杯残炙已冷,赤泽盈精神。

舐痔尝便溲,不怕污吻唇。

摩足拂粒须,猥辱以为申。

轩然上车马,气耀无等伦。

造请冒风雷,谒吏诃叱频。

尝闻郭恕先,本是先帝臣。

酒偶挽屠沽,谓言等缙绅。

衣而龟紫章,解而衣结鹑。

扶起沟中瘠,便可席上珍。

定知节义者,以故长贱贫。

幡然归首阳,不厌薇蕨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