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殷献臣北上

毳锦模糊覆橐驼,骎骎征骑度沙陀。

寒冲绝漠戎装重,夜绕中华汉梦多。

诗健每因横槊赋,曲豪长爱击壶歌。

勒功会待平吴策,万仞西山尚可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送殷献臣北上》由元代诗人杨云鹏所作,描绘了送别友人北上的场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联“毳锦模糊覆橐驼,骎骎征骑度沙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边塞送别的画面。毳锦,指质地粗糙的毛织物,这里用来形容覆盖在骆驼身上的衣物,既显简朴又带有一丝温暖。骎骎,形容行进速度之快,征骑则是远行的骑兵。沙陀,泛指沙漠地带,此处象征着友人即将前往的遥远北方。整句通过“模糊”、“骎骎”等词,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离愁的氛围。

颔联“寒冲绝漠戎装重,夜绕中华汉梦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绝漠,指的是荒凉的沙漠,这里喻指友人将要面对的艰苦环境。戎装重,不仅指装备的沉重,也暗含着责任与使命的沉重。夜绕中华汉梦多,则是借梦境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希望他在异域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安宁。

颈联“诗健每因横槊赋,曲豪长爱击壶歌”,转而从情感层面切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与期待。横槊赋诗,典出《三国志》,形容文武双全的英雄气概;击壶歌,源自《诗经》,比喻豪放的歌声。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才情的赞美,也是对其北上征程中坚韧不拔精神的期许。

尾联“勒功会待平吴策,万仞西山尚可磨”,则寄寓了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厚望。勒功,意为刻石记功,常用于表彰战功或政绩。平吴策,可能是指统一南方的策略,这里象征着友人北上的最终目标。万仞西山尚可磨,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信任与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北上征程的美好祝愿与深切期待。

收录诗词(18)

杨云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云鹏。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閒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馀首。裕之序其诗,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

  • 字:飞卿
  • 号:《陶然集》
  • 籍贯:汝海

相关古诗词

送赵维道北上

干戈流落鬓毛焦,千里穷途著弊貂。

老去少陵悲橡食,乱来王粲逐蓬飘。

朔庭云涨龙沙冷,南斗尘昏象阙遥。

从此分携相见少,旅魂飞断不胜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晚登宪陵台

落日荒陵百尺台,登临高兴亦悠哉。

泰山云尽千峰出,汶水霜晴一雁来。

白发还乡惟有梦,青云当路岂无媒。

布衣谁识新丰客,独对秋风酒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真定龙兴寺阁

插天飞构郁嵯峨,栏角涛声转暮河。

孤鸟去边沧渚阔,落霞明处碧山多。

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

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白乐天影堂

晚慕浮屠伴衲衣,至今高榜揭岩扉。

梦中身世元无有,壁上形容果是非。

但得蓬蒿犹可住,何须兜率是真归。

渺茫两地知何在,满眼春波白鹭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