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三首(其一)

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

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可慰摧颓仍健食,比来通脱屡酡颜。

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野鸟和游鱼自由来去,我如同身处水云之间。
哪家的晚风吹落了残余的红叶,一夜思归的心情充满对故乡的眷恋。
虽然身心疲惫,但还能享受美食,最近常常微醉着脸庞。
时光并非催人老去,只是不知不觉中两鬓已斑白。

注释

野鸟:自由自在的鸟儿。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信往还:自由自在地往来。
此身:自己的身体。
水云间:形容广阔无边的自然环境。
谁家:不知何处人家。
晚吹:傍晚的风。
残红叶:凋零的红叶。
一夜归心:一夜的思乡之情。
旧山:故乡的山。
可慰:足以安慰。
摧颓:疲惫。
仍健食:仍然能享受饮食。
屡酡颜:经常面带微醺之色。
岂是:难道是。
催人老:催促人变老。
双鬓:两鬓。
无端:无缘无故。
自斑:自然出现斑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野鸟游鱼信往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生物的亲密无间,"此身同寄水云间"则明示了诗人本身就如同漂浮在水上之云,自由自在,无所羁绊。

"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中,"谁家晚吹残红叶"可能是指秋风轻拂落叶,而"一夜归心满旧山"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归属感。这里的"旧山"不仅是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

"可慰摧颓仍健食,比来通脱屡酡颜"显示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健康的饮食和乐观的心态。"比来通脱屡酡颜"中的"比来"指的是与往日相比,而"通脱屡酡颜"则形容了一种精神愉悦、容光焕发的状态。

最后两句"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中,诗人对待时光流逝的态度显得很豁达。"年华岂是催人老"表明了时间并不会使人感到忧虑或压力,而"双鬓无端只自斑"则描绘了一种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生长状态,其中"双鬓"指的是头发,"无端只自斑"则形容头发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秋兴三首(其二)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

尝陪大幕全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

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

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西湖竹枝词

昨夜西湖月色多,照见郎君金叵罗。

明朝江头放船去,江亭风雨奈君何。

形式: 词牌: 竹枝

答明主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海康书事十首(其五)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

一日三四迁,处处售虾鱼。

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狙。

孰云风土恶,白州生绿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