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一何高

西城一何高,高高据山巅。

托基幸得所,䃲礴乃其然。

思昔未版筑,颓墉荫寒泉。

狌㹳啸其下,荆棘产其间。

百雉靡寸锥,群黎无一全。

及兹事兴复,壮观踰古先。

风雨屹不摇,虹电纷相连。

广可辑万户,远当垂千年。

爻辞明设险,诗篇颂城韩。

不睹南仲功,宁知王教宣。

鳞鳞郡中居,青青塞下田。

怀夷贵施德,报国在安边。

同车或胡越,耒耜足戈鋋。

寄言乘障者,采我刍荛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西城一何高》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西城,它矗立于山巅之上,根基稳固,气势磅礴。诗人回忆起过去城池尚未修建时,这里只有颓垣寒泉和野生动植物,民生凋敝。然而,随着城池的重建,西城壮观无比,经风雨而不动摇,规模宏大,寓意深远。诗人引用爻辞和诗篇赞美城池坚固,暗示南仲的功绩和王教的宣扬。城内的民居鳞次栉比,边疆的农田青翠,体现了以德怀柔和保境安民的理念。诗中倡导团结合作,无论民族差异,都应以农耕和武备来巩固国家。最后,诗人呼吁守边者听取他的建议,采纳普通人的意见。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城市建设与国家治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步出城南门

兀居苦无悰,步出城南门。

直视何所见,平沙接荒屯。

累累十四坟,昨有今不存。

问之何为尔,垦发登城垣。

白石为雉堞,枯骸弃鸟鸢。

向来身外椁,已作他人棺。

子孙流徙尽,谁复招其魂。

人生寄一世,日望归山原。

焉知百十年,变灭如浮云。

山原未必安,成废亦难论。

路逢相知人,酌我双酒尊。

且复与之饮,悲伤复忘言。

日夕酩酊还,击柝声欲喧。

慇勤语戍卒,我岂故将军。

形式: 古风

奉怀颐庵先生

远埃起千里,恻怆动中怀。

中怀何所思,乃在黄金台。

台上一美人,独宿无嫌猜。

气息若芝兰,咳唾霏珠瑰。

謇予岂俦匹,而乃志好谐。

昔者蒙绉絺,临岐怅分乖。

今也攘素腕,援琴写清哀。

清哀未能宣,摄衣步前阶。

仰视明月光,众星为裴徊。

俛思履綦迹,髣髴生录苔。

短梦无达涂,寸辞愧长才。

投笔谢衾枕,衷诚讵能摧。

形式: 古风

奉怀

季夏鹰始击,温风入庭除。

小人有所思,君子在远途。

远途亦良苦,王事迫简书。

铁马嘶莽苍,霜刀拂蝥弧。

昨传过建州,分兵作前驱。

折冲更何人,忠勇相与俱。

义分皎星日,戡暴力有馀。

安知非卫霍,为汉却匈奴。

我蒙公所爱,缱绻鱼水如。

所惭幕中士,局促辕下驹。

遐征不能从,假此涂阳居。

凌晨望朝鲜,夕梦辽城隅。

临云忆搴旗,见月思弯弧。

身远而心迩,迟徊以踌躇。

形式: 古风

塞上即事

自为沙塞客,风物总能详。

野望毡为帐,天寒毳作裳。

雨稀山韭短,风热地椒香。

泽蒜元誇汉,园桃或姓羌。

酒边歌白雀,马上射黄羊。

处处宜榆柳,川川可稻粱。

猬毛如爪利,麃角过人长。

厓石青于羽,戎盐白胜霜。

酥调籸子面,酪卧鹿皮囊。

沙燕形同鸽,河鱼尾类鲂。性谙䝁豆满,味别苦?凉。

遍地皆红药,当门种白杨。

上房围鼢鼠,秽壤转蜣螂。

蚊少宵眠著,蝇多昼坐妨。

儿童能搏兽,妇女不知桑。

戏作俳谐体,持归诧越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