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峰二首(其二)

草草游华不当游,莲花仙掌暂凝眸。

飘飘双屐同霞举,点点遥山似泡浮。

帝座直将佳句问,野心易被白云留。

短衣再拜金天下,偿我重游在仲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三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交织。首联“草草游华不当游,莲花仙掌暂凝眸”以轻快的笔触开篇,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与好奇,仿佛在不经意间踏入了一片仙境。次联“飘飘双屐同霞举,点点遥山似泡浮”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轻盈与梦幻。

颈联“帝座直将佳句问,野心易被白云留”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似乎在与天地对话,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尾联“短衣再拜金天下,偿我重游在仲秋”则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尤其是在秋日,感受不同的季节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时间流转、季节变换的敏感与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下三峰

清晨登三峰,不知高若兹。

青天实咫尺,凡骨焉能梯。

回观万象妙,顿忘所历疲。

千尺㠉第一,高崖势倒垂。

阻绝登峰路,如与人相持。

冉冉回心字,至今使我危。

井底垂铁绠,风雨藏蛟螭。

寄目于手足,左右相因依。

入㠉篆壁蜗,出㠉摩空翚。

飞猿一线过,犁沟险倍之。

面削不受屐,额凸绠难施。

天然得霤道,深阔称一犁。

相传老君力,再拜沟旁祠。

沟上最险者,二匾势倾攲。

苍龙岭崭甚,万丈竖深溪。

长剑倚天外,此语善品题。

三峰无此岭,万古知是谁。

如人伸一臂,接引其下为。

早与众人约,部伍宜整齐。

隘处鱼贯上,坦处雁行驰。

胜境辍行玩,歧路告众知。

议会然后进,庶几免参差。

岂知乌合辈,难束以程规。

鸟分而兽散,各自为东西。

宗土祠以上,更无一人随。

独笑莲花巅,纲寻洗头池。

身与云俯仰,目荡天四陲。

书生眼孔小,易题山水诗。

一邱与一壑,下笔兢淋漓。

见此大山水,气夺难措辞。

或题数千言,通套而支离。

我来书所见,聊以备追思。

形式: 古风

华山春雪歌

夜来滕六游三峰,醉与青帝斗春风。

桃花松叶皆缟色,千崖万壑堆瑶琼。

不知峰增几千仞,但见琼楼玉宇接天顶。

九十日春一夜死,涧底蟠龙卧不起。

青帝懊恼滕六笑,金天帝子鼓掌赞曰妙。

形式: 古风

北斗峰

淩晨出云顶,乃在北斗峰。

北斗一片石,而多合抱松。

昨雪洗又翠,客来起清风。

徙倚展望眼,濛濛一气中。

阴霁各有态,毕竟日易穷。

毛女已仙去,谁能测遗踪。

石洞谒金帝,峰半闻此钟。

琅琅满山谷,此閒声不宏。

石径滑难下,雨花飘来浓。

道士赠一杖,夭矫如苍龙。

投之水檐谷,看尔飞遥空。

形式: 古风

山态妙在变,久住方能悉。

不谓半日閒,信人三叫绝。

白云一点生,瀰漫在顷刻。

身在波涛中,鱼龙宜出没。

似闻澎湃声,久之觉寂寂。

不知有天地,何况树与石。

轩然忽开明,群峰摇丹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