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即事用前韵

一度清明了一年,温风袅袅雨班班。

几家绣幰寻芳去,何处蹇驴驮醉还。

宿草新坟惊世短,落花流水占春閒。

晓莺啼破松窗梦,缺月东南挂屋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季节特色。

首句“一度清明了一年”,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清明节作为一年中重要节日的意义,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接下来,“温风袅袅雨班班”描绘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气候特点——温暖的春风与零星细雨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湿润的自然景观。

“几家绣幰寻芳去,何处蹇驴驮醉还。”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群在清明时节的不同活动。一部分人乘坐华丽的车马外出踏青赏花,享受春日的美好;另一部分人则骑着简陋的驴子,带着酒意归来,体现了清明节期间人们休闲娱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宿草新坟惊世短,落花流水占春閒。”这两句则转向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新草覆盖着旧坟,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落花随流水,象征着春日的悠闲与自然界的循环更迭。这两句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最后,“晓莺啼破松窗梦,缺月东南挂屋山。”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美丽。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夜晚的沉寂,唤醒了松窗之内的梦,而挂在东南方向屋山之上的残月,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生活的多样以及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5)

刘从益(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十四夜对月有感

世事易随云变灭,人生难保月团圞。

淮阳旅舍三年梦,河朔风声五月寒。

何处云山端可老,向来天地为谁宽。

宦游脚底生荆棘,蜀道而今却不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过郾城示伯玉知几

三年两度过溵阳,鞍马红尘道路长。

花月不应知我老,溪山也解笑人忙。

朔风凛凛频惊坐,夜雨萧萧偶对床。

他日水南营葬地,愧无遗爱在桐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閒閒公梦归

眉间喜色几时黄,满贮羁愁著瘦肠。

万里乡关飞不到,十年岐路走空忙。

杯心蘸月松梢影,鼻观通风柏子香。

最爱南山旧山色,梦中相觅不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閒閒公梦归诗后用叔通韵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

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

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

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