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从这次远离后就要告别了,亲爱的家人相隔在天边。
离开家乡频繁地回头张望,正值秋天却无法在家园停留。
听到蟋蟀在边塞的路上鸣叫,孤雁飞过茫茫的沙漠。
往西到达桑乾河的弯曲处,河中小洲上看见了芦苇花。

注释

远归:指远离家乡归来的人。
亲爱:亲近爱护的人,这里指家人。
失天涯:分散在极远的地方。
去国:离开国家,这里指离乡背井。
频回首:不断地回头,表示不舍。
方秋:正值秋天。
鸣蛩:鸣叫的蟋蟀,蛩即蟋蟀。
塞路:边塞的道路。
冷雁:孤寒的大雁,象征孤独的旅人。
龙沙:指遥远的沙漠地带,常用于形容边塞。
西次:向西行进。
桑乾曲:桑乾河的弯曲处,桑乾河位于中国北方。
洲中:河中的小岛或沙洲。
荻花:即芦苇花,秋季开花,常生长于水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苦,行者远归的孤独与哀愁。"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表达了离别之后的深切相思和无尽的孤独感。"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则写出了旅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即使到了秋天,也无法回到温暖的家中。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中的“鸣蛩”指的是寒蝉,它们在边塞的道路上鸣叫,给人的心头带来凄凉之感。"冷雁"则是形容大雁飞行时天气的寒冷,这里的“背龙沙”可能是指雁群背对着风沙继续北迁,增添了一种悲壮与孤独。

最后两句"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西次桑乾曲"中的“桑乾曲”有可能是指一条河流的名字,这里的“西次”意味着行者在向西的旅途上。"洲中见荻花"则是在河洲之上看见了荻花,荻花常与水边相连,它的出现为这孤独的画面增添了一抹淡雅之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行者心中的哀愁和无尽的离别之苦,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幽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怀故山寄贾岛

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

自从来阙下,未胜在山中。

丹桂日应老,白云居久空。

谁能谢时去,聊与此生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怀黄颇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

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

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袅枫。

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汧上劝旧友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

斜阳高垒闭,秋角暮山空。

雁叫寒流上,萤飞薄雾中。

坐来生白发,况复久从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远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

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

势引长云断,波轻片雪连。

汀洲杳难到,万古覆苍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