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音旨双消不可闻,捲衣南去与谁论。
龙湫水涩石桥滑,得路应敲尊者门。
这首诗名为《僧游台雁》,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愚。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游历的情景。"音旨双消不可闻"暗示了环境的寂静,可能意味着僧人身处偏远之地,连声音都难以传达。"捲衣南去与谁论"表达了僧人的孤独,他卷起衣裳向南方走去,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接下来两句"龙湫水涩石桥滑"描绘了行走的艰难,龙湫之水滞涩,石桥湿滑,暗示旅途的艰辛。然而,即使如此,僧人仍保持着前行的决心,"得路应敲尊者门",表示他期待在某个尊者那里找到指引或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僧人的独行经历,展现了僧人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佛法智慧的追求。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得挽归车载老亲,还乡未到巳欢欣。
清箫送月山中夜,绿酒看花野外春。
剪木依山巧凿池,已知写影到人稀。
一奁寒玉坐来久,但见双双白鸟飞。
不游文苑入祇园,刍草风香春正妍。
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懒去栽花傍竹篱,旋收岩叶毳寒衣。
不知陆谷几迁变,时见断云相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