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投卧佛寺宿

峰衔新月黄,云拥山容变。

深谷一钟响,蔽亏烟树断。

樵人语前浦,古寺隔幽涧。

翠滴衣衫重,松黑鼪鼯窜。

疏灯出深竹,依微露绀殿。

井栏摘茙葵,僧厨供茗馔。

偶来访支遁,吟栖有馀恋。

夜半大壑鸣,风雨四山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投宿卧佛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静谧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巧妙融合。

首联“峰衔新月黄,云拥山容变”以“峰”、“新月”、“云”、“山”等元素构成一幅动态的画面,新月被山峰轻轻衔住,云雾缭绕中山峦的轮廓随之变化,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

颔联“深谷一钟响,蔽亏烟树断”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景象。一声钟声在深谷中回荡,烟树之间似乎有一处被遮挡,暗示着山林的幽深与静谧。

颈联“樵人语前浦,古寺隔幽涧”转而描写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樵夫在河畔交谈,古寺则隐藏于幽深的山涧之中,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翠滴衣衫重,松黑鼪鼯窜”通过“翠滴”、“衣衫重”、“松黑”、“鼪鼯窜”等词,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生动景象。翠绿的树叶仿佛滴落着露水,让衣衫显得沉重;而松林深处,鼪鼯在跳跃穿梭,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疏灯出深竹,依微露绀殿”则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远处稀疏的灯光从竹林中透出,映照着绀色的殿堂,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井栏摘茙葵,僧厨供茗馔”描绘了僧侣的生活场景。井边的栏杆上摘取茙葵,僧人的厨房里准备着茶点,体现了僧侣们简朴而充满禅意的生活方式。

最后,“偶来访支遁,吟栖有馀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留恋。“夜半大壑鸣,风雨四山乱”则以夜半时分的大风暴雨,渲染出一种壮阔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

田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翠微寺

诘曲历石齿,沿溪树溟蒙。

招提门何向,陂陀无人踪。

峭崖立万仞,惆怅林路穷。

岂知披榛莽,纡回流水通。

一僧出汲水,竹戽行相从。

长绠下深涧,剨豁惊潭龙。

淅淅石湫雨,泠泠葛花风。

前循略彴去,木杪闻清钟。

形式: 古风

山脚晚行

水树色相映,净绿生衣裳。

日薄无倒景,石发有冷光。

前入翠微寺,已过黄花场。

贪行夕忘返,纤月吐东冈。

古髯乔松下,礨礨如北邙。

林昏叫寒鸱,风飕响枯桑。

俯仰今昔人,千载心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马谣

桑乾道,滹沱野,羽箭材宫南送马。

太仆火印何权奇,瘴乡不产龙媒姿。

一行五百匹,日驰百里。农夫锉草,妇子汲水。

健儿来何方,官帖十行。鞭棰在手,戟髯怒张。

刍豆供给苦不足,猎犬鞲鹰饱馀肉。

送马者去吏索钱,农夫鬻牛妇子哭。

形式: 古风

缲车辞

朝饲蚕,暮饲蚕,桑树叶大蚕眠三。

初长如蚁今成茧,乙乙上簇黄白满,缲车咿轧风中转。

女十五,当户织。桃夭期,闻消息。

帘幕半垂双燕飞,打叠新缣作嫁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