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送兰(其一)

幽独尘事屏,晼晚秋兰滋。

芳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

晤对日方永,披丛露未晞。

翛然发孤咏,九畹陈悲诗。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谢人送兰(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一盆兰花时的内心感受与情感流露。

首句“幽独尘事屏,晼晚秋兰滋”,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环境中,秋日的兰花在晚风中悄然生长,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这里的“幽独”不仅指环境的清静,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接着,“芳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两句,诗人通过兰花的香气与自我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兰花虽有芳香却并不刻意追求被人欣赏的自然态度,而诗人则在心中默默思念,这种情感既深沉又内敛。

“晤对日方永,披丛露未晞”描绘了诗人与兰花相对而坐,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直到晨露还未干涸。这里的时间概念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流逝,更象征着诗人与兰花之间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翛然发孤咏,九畹陈悲诗”两句,诗人以兰花为灵感,吟唱出孤独而又深情的诗句。他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兰花,如同在广阔的九畹之地,铺陈出一片哀伤的诗篇。这里的“九畹”既是对兰花种植面积的夸张描述,也是诗人情感世界广阔无垠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体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谢人送兰(其二)

淹留阅岁序,契阔心怀忧。

独卧寄僧闾,一室空山秋。

徘徊起顾望,俯仰谁为俦。

伊人远赠问,孤根亦绸缪。

芳馨不我遗,三载娱清幽。

愧无琼琚报,厚意竟莫酬。

瞻彼南陔诗,使我心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兰已悴以其根归学古

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

兰皋一以悴,芜秽不能治。

端居念离索,无以遗所思。

愿言托孤根,岁晏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去岁蒙学古分惠兰花清赏既歇复以根丛归之故畹而学古预有今岁之约近闻颇已著花辄赋小诗以寻前约幸一笑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夕二首(其一)

西斋坐竟日,旷然谁与俦。

感兹风露夕,始知天宇秋。

庭树且扶疏,时物讵淹留。

心空累云远,岁月真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