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其四)

一麾江皖十年留。未办五湖舟。

葑豆阴中,蘋花香里,还梦少年游。

到处鸥波迎管赵,花月锦囊收。

不栉词人,同根香草,桂叶两眉秋。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少年游》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长期在江皖任职,心中仍怀念着过去的游历和青春时光。"一麾江皖十年留"描绘了诗人长时间的任职生涯,"未办五湖舟"则暗示了他对归隐江湖的向往。"葑豆阴中,蘋花香里,还梦少年游"通过环境的描写,勾勒出诗人对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接下来的"到处鸥波迎管赵,花月锦囊收"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行迹所至,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且将这些美景收入诗篇之中。"不栉词人"表明诗人以诗为乐,"同根香草,桂叶两眉秋"则以象征手法,借香草和桂叶来表达诗人内心的高洁和才情,以及岁月流逝中略显苍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一)韬父见余近词,不胜感怅。宣南老友,惟君一人,言愁欲愁,再成是解

轩翠风流歇。付双鬟、黄河一唱,玉龙凄切。

试数人间词赋手,吾亦当年老铁。

怎字字、滴成鹃血。

一自灵云悭圣解,惨桃花、天地成秋色。

经几度,马挝折。

王郎亦是秋风客,二十年、扬州一梦,玉箫呜咽。

同谱弟兄两人耳,各自颠毛欲雪。

忍重话、干戈离别。

莫和凤皇池上句,尽麻鞋、晓踏行宫月。

家国恨,那堪说。

形式:

金缕曲(其二)莲溪以鹾台领长沙、宝庆二郡,余误以为常德,遂有“武陵桃花”之句,可笑人也。赋此解嘲

地势长沙小。似怜君、回旋不足,别兼常宝。

题目虽差文字隽,评泊愚山最好。

且莫笑、破山颠倒。

若把陶潜更贾傅,葛天民、肯续湘累稿。

堪大用,此才老。朗州都愿神君到。

盼旌旟、沅陵澧浦,几多香草。

属吏南阳刘子骥,供亿山花水鸟。

占饮水、词名多少。

一误渔郎吾再误,太康来、两被桃花笑。

秦父老,可知道。

形式:

金缕曲(其三)端午书感

雅不时宜合。鹿床边、冠梁倒戴,袜绫翻著。

襱襶衣裳无味客,刘尹门前谢却。

歌一曲、竹枝盐角。

莫作司空贫相语,道侬家、自有麒麟阁。

风雅事,漫依托。南风五月薰帘箔。

遍长安、生衫小扇,又更蕉葛。

瞥见玉钗垂艾虎,点衬红榴一萼。

笑菰黍、同时解缚。

风味旧京浑不似,便新冰、脆果都非昨。

菖歜酒,试斟酌。

形式:

喜迁莺.端午,用吴子和韵

流莺声歇。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

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

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

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佳绝。

雕槛外,一树安榴,红神嵰山雪。

最忆昆池,龙舟夺锦,画鼓如雷敲彻。

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钟葵高揭。

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