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七夕

彩月侵廊,泛凉花树如轻绮。去来风意。

天淡明河地。银烛深深,不照凭阑事。空憔悴。

梦痕如水。重叠吴山翠。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美的夜景。"彩月侵廊",月光透过彩绘的走廊,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泛凉花树如轻绮",凉风吹过,花朵轻轻摇曳,仿佛是轻盈的丝织物,形象生动。"去来风意",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情感的起伏。

"天淡明河地",天空高远,银河清晰可见,展现出浩渺的宇宙之境。"银烛深深,不照凭阑事",深宅中的银烛光芒微弱,无法照亮倚栏凝思的心事,暗含了孤独与寂寥。"空憔悴",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落寞和疲惫。

最后,"梦痕如水",以流水般的梦境比喻心中的思绪,"重叠吴山翠"则借吴地青山的叠嶂,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回忆。整体上,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在七夕之夜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西子妆

零雨咽歌,暮凉泊酒,旧赏尊前都换。

媚烟颦柳不成行,占西风、断魂坊院。霓裳事远。

更不道、人间又晚。驻芳筵,任夕阳西下,行云能劝。

欢游倦。曲里难忘,最是羌笛怨。

好秋仍傍小旗亭,写哀筝、两行金雁。闲愁未遣。

问谁省、归来肠断。梦惊回、一片笙箫雾暖。

形式:

尾犯.立冬前一日,伯勤惠木瓜,持以饯秋,颇饶风味。笑拈此解,以代琼琚

梦醒及花杯,秋馆画兰,园事疏寂。

何处寒林,想经霜颜色。

怀袖冷、闻香乍省,自花时、红妆漫识。

送春曾款,忍对西风,持赠赋离席。

年年迟暮感,况人世、迥异畴昔。

自掩闲门,挽芳菲无力。

问行路、销魂谁语,向当筵、酸心暗觅。

故人珍重,满眼岁华黄金惜。

形式:

燕山亭

秋气高台,弦索泪零,尽日催吟风雨。

残醉强支,故国登临,啼鹃怨芳无主。

自有伤心,先未拟、琵琶能语。从诉。

怜倦客天涯,几多幽素。

凭记天上霓裳,怎知道人间,此时愁苦。

歌停黛敛,髻拥灯斜,流落可堪回顾。

漫说开元,谁料理、断宫零谱。重数。

须看取、白头如故。

形式:

齐天乐.木本园穿井,主人邀集试泉,声为此调

西风先冷银床树,黄花自开三径。

畅酒杯宽,狂簪帽侧,萧散临泉窥影。

芳辰共永,浅一缕清寒,旧愁浇醒。

梦锁空山,趁潮津鼓漫催暝。

当时云意共懒,翠虬方卧稳,姿媚幽靓。

旋托微波,徐看溅玉,招隐诗声流咏。秋阴变景。

但鲛织沉吟,蜃云销凝。素客重携,淡鸥能为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