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邑刘宰君见赠

数年侍从立丹墀,掌诰长惭格调卑。

左宦久劳青琐梦,归山犹负白云期。

一生得丧唯凭道,千古声名合在诗。

深谢多才遗佳句,此身休退是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多年以来陪伴在君侧,站立在丹墀之上,撰写文书我常感羞愧,因为我的格调太低。
长久以来在官场劳碌,青琐门中的梦想未能实现,即使回归山林也未能满足我对白云生活的期待。
一生的得失只依赖于道义,千秋万代的名声理应体现在诗歌之中。
深深感谢您的才华,留下了这些美妙的诗句,但何时能不再为官,享受闲暇时光呢?

注释

侍从:随从、陪伴。
丹墀:宫殿的台阶,此处指宫廷。
掌诰:掌管文书或诏书。
格调卑:指自己的文学水平不高。
左宦:古代官职的一种,指左拾遗、左补阙等。
青琐梦:比喻官场生涯。
白云期:隐居山林的愿望,象征高洁生活。
得丧:得失,成功与失败。
道:道德、道义。
声名:声誉和名声。
佳句:优美的诗句。
休退:退休,退出官场。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文采,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诗人以第一人称回顾自己的仕途生涯,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自我能力的反思。

“数年侍从立丹墀”,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场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广阔的宫廷世界,这里的“丹墀”象征着皇权和礼仪的庄重。紧接着,“掌诰长惭格调卑”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自谦之意,他对于自己的才华有所不满,感到不足。

“左宦久劳青琐梦”,这里的“左宦”指的是官职,尤其是高级的文武百官。诗人感叹自己长时间地辛勤工作,但如同青石一般坚硬而无情的职场生涯,只留下了些许虚幻的梦境。“归山犹负白云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尽管已经有所成就,但内心深处依然承载着那份返璞归真的愿望。

“一生得丧唯凭道”,这句话中,“一生得丧”意味着生命中的得失成败,而“唯凭道”则表明诗人对于道德和正直的坚守,仿佛在他看来,这是衡量一生的唯一标准。

接下来的“千古声名合在诗”,则显露出诗人的自豪与对文学创作的重视。在他的心中,虽然功名可能随风而逝,但诗歌所承载的精神和艺术价值,却能传之久远。

最后,“深谢多才遗佳句,此身休退是何时”,诗人在此向有才能的人致以深深的感激,因为那些优秀的诗句如同宝贵的遗产,值得永远铭记。同时,他也在思考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何时能够真正地得到休息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与未来的反思,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和庐州通判李学士见寄(其二)

金銮失职下蓬瀛,也向淮边领郡城。

堆案簿书为俗吏,满楼山色负吟情。

庐江地近音尘断,何逊诗来格调清。

未得樽前一开口,可怜心绪独摇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庐州通判李学士见寄(其一)

北门西掖久妨贤,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

除却清贫入诗咏,山城坐客冷无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其一)

宛丘分理藉贤明,暂辍词臣抚百城。

职罢掖垣人共惜,郡连京辅自为荣。

休吟红药阶前色,且听长淮枕上声。

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其四)

淮阳冰绽柳条新,风物暄妍土俗淳。

捧诏暂辞双阙路,劝农深入四郊春。

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

赢得褰帷恣吟兴,落花飞絮满车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