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六首(其二)

分得吴刚斫处林,鹅儿酒色不须深。

系从犀首名干木,派别黄香字子金。

衣溅蔷薇兼水麝,韵如月杵应霜砧。

馀芬薰入旃檀骨,从此人间有桂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得到吴刚砍伐过的地方的树林,鹅儿酒的颜色不必太深。
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犀首名叫干木的人,派系出自黄香,字号子金。
香气如同被蔷薇和水麝玷污的衣物,韵味像月下的捣衣声回应着寒霜中的砧板。
余香渗入了旃檀木中,从此人间便有了沉香的气息。

注释

吴刚:神话中的月神,因犯错被罚在月宫砍伐桂树。
鹅儿酒:古代的一种米酒,鹅黄色,色泽浅淡。
犀首:战国时期官职,此处指有威望的人。
干木:古人名,此处用来代指某种渊源或传承。
黄香:东汉人,以孝闻名,此处可能暗示一种文化传统。
子金:可能是黄香的儿子,也可能指代某种称号或象征意义。
蔷薇:花卉,此处可能形容香气的浓郁。
水麝:水生动物分泌的香料,比喻香气的来源。
旃檀骨:旃檀木,一种珍贵的木材,此处可能指香气的载体。
桂沈:指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这里象征着香气的珍贵和深远影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名为《又和六首(其二)》。诗中通过对比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酒的赞美之情。

“分得吴刚斫处林”一句,以“吴刚斫处林”作为开篇,设定了一种强烈的意境,展现出一种力度与动感。这里的“吴刚”可能是指传说中的大力士,而“斫处林”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被砍伐的情景。

接着,“鹅儿酒色不须深”一句,通过对比鹅蛋的颜色来形容酒的色泽,表明诗人认为这酒色泽适中,不需要过于浓烈。这里的“鹅儿酒”是古代常见的美好酒水之称。

“系从犀首名干木,派别黄香字子金”两句,则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树木和花香来赞颂这酒的品质。这里的“犀首”、“干木”、“黄香”、“子金”都是形容美好事物的词汇,用以比喻这酒的名字和它所代表的高贵与珍贵。

“衣溅蔷薇兼水麝,韵如月杵应霜砧”两句,以“衣”、“溅”、“蔷薇”等字眼来形容酒液滋润、芬芳的情景,同时通过“月杵”、“霜砧”的节奏感比喻这酒带来的韵味和愉悦之情。

最后,“馀芬薰入旃檀骨,從此人间有桂沈”两句,则进一步形容酒香的浓郁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里的“旃檀骨”可能是指一种香木,而“桂沈”则象征着高贵和珍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对比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美酒及其文化所持有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又和六首(其一)

诗人家在木犀林,万顷湖光一径深。

夹路两行森翠盖,西风半夜散麸金。

邀宾把酒香浮玉,擘水庖霜脍落砧。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水西野店皆不著宿夜抵石山虚

不著官人宿,无如野店何。

见容幸有此,虽陋更嫌它。

头虱妨归梦,邻鸡伴寤歌。

此生眠食尔,行路总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王式之直阁不远千里来访野人赠以佳句次韵奉谢

君才陆海与潘江,句里芒寒万丈长。

雪碗冰瓯翻笔墨,锦机绣段出肝肠。

王家龙凤重英特,谢砌芝兰让耿光。

相国登庸衣钵在,郎君努力续前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王龟龄挽词

佛以偏师胜,天能一手回。

横空立万仞,不为作三魁。

道大身无著,人亡世却哀。

溪梅那解事,寂寞为谁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