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远方所向往之地的深情眺望。开篇"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勾勒出一幅繁华都市的热闹景象,其中“红尘”指的是喧嚣的人世,“白日”则是太阳高悬,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忙碌。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唐代的都城,车马喧哗,形象地展现了古都的繁华与动态。
然而,在这热闹中,诗人却不为所动,他注意到"唯有茂陵多病客",这里的“病客”可能是指那些身体或心灵上有疾的人,他们选择在茂陵这个地方居住。茂陵位于长安城附近,是汉武帝的陵墓,这里环境清幽,与喧嚣的都市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每来高处望南山",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每来”意味着频繁而习以为常,“望南山”则是诗人的真实情感流露。南山,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了诗人对于远方、自由和纯净之地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都市与自然山川之间选择的心境。诗中充满了对静谧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心灵寄托地的深情眺望。
不详
胡马饮河洛,我家从此迁。
今来独垂泪,三十六峰前。
今日春风至,花开石氏园。
未全红艳折,半与素光翻。
点缀疏林遍,微明古径繁。
窥临莺欲语,寂寞李无言。
谷变迷铺锦,台馀认树萱。
川流人事共,千载竟谁论。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裛径,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带剑谁家子,春朝紫陌游。
结边霞聚锦,悬处月随钩。
綵缕回文出,雄芒练影浮。
叶依花里艳,霜向锷中秋。
的皪宜骢马,斓斑映绮裘。
应须待报国,一刎月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