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山

昔人来隐遁,兹山始得名。

岩扃锁积翠,石罅流馀清。

花石今何在,菁茅久已生。

为言唐贺老,千载有殊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从前有人来这里隐居,这座山因此得名。
岩石紧闭,积聚了满眼翠绿,石缝中流淌着清泉。
那些曾经的花石如今何处?这里早已长满了杂草。
据说唐代的贺老曾在此,他的情感千百年来仍有特殊之处。

注释

昔人:过去的隐士。
兹山:这座山。
始得名:开始有了名字。
岩扃:岩洞关闭。
积翠:积聚的绿色。
石罅:石缝。
流馀清:流水清澈。
花石:美丽的花草石头。
菁茅:杂草。
久已生:已经生长很久。
唐贺老:唐代的贺姓老人。
殊情:特殊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灼所作的《贺山》,通过对古人隐居之地的描绘,展现了贺山的独特魅力。首句“昔人来隐遁”表达了对古代隐士选择此地避世的敬仰,"兹山始得名"则说明了这座山因他们的存在而闻名。接下来的两句“岩扃锁积翠,石罅流馀清”,通过描绘山岩紧闭、绿意盎然和石缝间流水的清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环境。

诗人进一步思考,“花石今何在”,暗示岁月流转,昔日的美景或许已经改变,但山的韵味犹存。“菁茅久已生”则借草木的生长,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变迁。最后,诗人以“为言唐贺老,千载有殊情”收尾,表达了对贺山历史沉淀的感慨,以及对唐代贺姓隐士深情厚谊的追忆,认为即使历经千年,贺山与隐士之间的情感纽带依然独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历史变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敬畏和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1)

徐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舟呈灵晖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羸亦好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脩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东峰亭

东峰亭上共徜徉,列嶂低衔夕照黄。

酒兴未阑归骑促,一鸥轻泛白云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秋霜阁

秋霜阁下水潺潺,一片清泉漱玉寒。

试把尘襟来此濯,要看披腹吐琅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